次韵春雪
春雪欺人转更豪,力如彊弩射吴潮。
郢人有恨翻新曲,蜀客无襦忆旧谣。
户外莫夸盈尺好,沙头已作浅痕消。
诗成忍冻话年少,愁杀衰翁不自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雪更显得豪迈,它的力量就像强大的弓箭射击着江潮。有怨恨的人修改了歌曲,而来自蜀地的客人思念着过去的民谣。尽管雪花在户外看起来美妙,但是在沙滩上已经消失得几乎看不见了。我冻得哆嗦着写成了这首诗,感叹年轻人的烦恼和无奈,让我这个年老的人也感到忧愁而无法自我安慰。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依照他人诗歌的韵脚和韵律进行创作。
2. 春雪欺人转更豪:这里的“豪”指猛烈。春雪下得更大了,好像在故意欺负人。
3. 力如彊弩射吴潮:力量如同强劲的弓箭射向吴地的潮水。
4. 郢人有恨翻新曲:郢都的人们因为怨恨而创作出新的曲子。
5. 蜀客无襦忆旧谣:蜀地的人们因为没有短袄穿,只好回忆过去的歌谣。
6. 户外莫夸盈尺好:不要在外面炫耀雪下了有一尺厚。
7. 沙头已作浅痕消:河滩边的积雪已经化成了浅浅的痕迹。
8. 诗成忍冻话年少:诗歌写好了,即使受冻也要和年轻人谈论。
9. 愁杀衰翁不自聊:让老年人们感到忧愁,无法自我排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雪景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首联以春雪欺人形象地表达了雪势之大,同时比喻其力量犹如强弩般迅猛。颔联提及楚人和蜀地的游客,借他们创作的诗歌表达出对春雪的喜爱和思念之情。颈联则表现出雪虽厚但很快就会消融的特点。尾联描述了诗人在寒冷中挥笔创作,却被冻得无法自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的渴望和对自身境况的无奈。全诗抒发了作者因春天突至的雪景引发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春雪》是南宋诗人张扩在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在这个时期,张扩正任职于地方官吏,由于政绩显著被举荐进京。然而他未能受到皇帝的赏识,官场之路颇为曲折。因此,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无奈。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朝达成和议后,虽然恢复了短暂的安宁,但民间疾苦依然繁重。这一时期的诗人,如陆游、辛弃疾等,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怀。而张扩作为这一时代的诗人,身处其中,无法逃脱这样的时代背景。因此,这首《次韵春雪》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