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谢胡清卿

标题包含
次韵谢胡清卿
殷勤访我到山中,一笑依然尚讳穷。 气老绝非年少锐,诗新殊胜旧时工。 剧谈不惜麈尾落,归路难淹马首东。 若遇故人相借问,为言衰朽学农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炎(1909年-2007年),原名王树声,字子龙,号雨田。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学者和艺术教育家,被誉为“书坛泰斗”。 王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热心地来到山中来探访我,一见面还是那样乐观并不避讳自己的困境。虽然年纪已大但精神仍然饱满,诗作新颖胜过过去的水平。在热烈的交谈中不时挥动着手中的拂尘,归去的路程还长,骑马在前头带路。如果有一天遇到老朋友问起我的情况,告诉他们我现在正致力于学习农事以打发闲暇时间。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内容作和诗。 2. 胡清卿:指胡诠,字清卿,宋朝文人。 3. 山中:指诗人王炎所在的山中小屋。 4. 一笑:指胡清卿看到诗人王炎贫穷的生活状况后的态度。 5. 尚讳穷:仍然避免提到贫穷这个词。这里指的是尽管生活贫困,但两人的友谊并未受到影响。 6. 老:年老的诗人。 7. 锐:锐气,形容年轻人精力充沛。 8. 剧谈:深入地谈论。 9. 麈尾:一种古时的拂尘,此处用来形容交谈的热烈程度。 10. 归路:回家的路。 11. 马首东:借用“马首南向”的典故,表示诗人与胡清卿告别时的不舍之情。 12. 故人:指诗人的朋友。 13. 借问:请教、打听。 14. 为言:告诉。 15. 衰朽:年老体衰的诗人自称。 16. 学农功:学习农耕技艺,表明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
去完善
赏析
《次韵谢胡清卿》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一首酬答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与友人胡清卿在山中的相逢和欢谈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了反思与评价。 首联“殷勤访我到山中,一笑依然尚讳穷”,描述了友人在山间殷勤来访的情境,以及诗人与之相视而笑的心境。尽管诗人身处困厄之中,但朋友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颔联“气老绝非年少锐,诗新殊胜旧时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自己的锐气已不如年少时旺盛;然而,在诗歌创作上,如今的自己却比过去更加熟练和精湛。 颈联“剧谈不惜麈尾落,归路难淹马首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交谈时的热烈氛围,以及他们在离别时的情景。他们畅谈至深夜,以至于拂尘都落在了地上;分别时,诗人心中充满留恋,不愿马上离开。 尾联“若遇故人相借问,为言衰朽学农功”,则是诗人设想在未来与故人重逢时,告诉他们自己如今的生活状况。他表示,虽然年华老去,但他仍在努力学习农耕技能,以此来安身立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次韵谢胡清卿》是南宋诗人王炎的作品。王炎(1138-1218),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独特,以豪放见长,受到后世诗人的高度评价。 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南宋孝宗时期(1163-1189年在位),这是一个充满战争和动荡的时期。金国屡次南下侵扰,南宋朝廷内部纷争不断,政治形势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诗人王炎投身抗金事业,历任郡县官职,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诗题中的“胡清卿”是指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他与王炎在政治立场上相同,都主张抗金,因而成为朋友。胡铨曾上疏弹劾秦桧,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后得以平反。这首诗是王炎为感谢胡铨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而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