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捕蛇者说

标题包含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饥渴而顿踣一作:饿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他出生于河东(今山西永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中...查看更多
艺匀
去完善

译文
在永州这片土地上,有一种奇特的毒蛇:它有着黑色的皮肤和白色的斑纹,只要它触碰过的草木都会枯萎;如果被它咬了,没有人能抵抗得住它的毒性。然而,如果能捕捉到它并制成药饵,就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包括风瘫、痉挛、肿瘤等,甚至消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三种寄生虫。最初,太医奉国王的命令收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它的人,以此替代他们应该交纳的租税。永州的百姓争相参与此事。 有一个叫蒋氏的人,他们家三代都专门从事捕蛇的工作。询问他原因,他说:“我的祖父死于这个工作,我的父亲也是如此。现在我继承了这个工作已经有十二年了,几乎要死去数次了。”他说话时显得非常悲伤。我为他感到悲哀,并且说:“你觉得这是痛苦的吗?我将会告诉负责这件事的人,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税,你觉得如何?”蒋氏听了之后非常悲痛,眼泪汪汪地说:“你是想要同情我并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当前这份工作所带来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的租税带来的不幸严重。如果我不做这份差事,那么我早已经病得很重了。自从我的家族在这地方居住下来,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但是我的邻居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他们把自己田地的产出全部拿出来,用尽自己家里的收入。他们哭喊着搬家,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他们在风雨中奔波,冒着严寒酷暑,饱受疾病的折磨,以至于往往死去,尸体一个压着一个。过去和我祖父一起居住的人,现在他们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十间房子只剩下了一间。和我父亲一起居住的人,现在他们的房屋十间里还剩不下两间或三间。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邻居,现在他们的房屋十间里还剩不下四五间。他们要么死去,要么搬迁,而我却因为捕蛇才得以生存下去。凶悍的官吏来到我们村子,到处大声喧哗,闹得人心惶惶,即使是鸡狗也无法得到安宁。我小心谨慎地起来,看看我装蛇的罐子,只要我的蛇还在,我就能安心地躺下。我会精心喂养它,偶尔把它献给官府。回家后我可以安心享用我土地上的出产,度过我的岁月。大概一年中有两次我可能会因为捕蛇而死,其他的时候我都过得很愉快,哪像我那些可怜的邻居们天天都在受苦呢。现在即使我因为捕蛇而死,也比我的邻居们早一些,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听到这些,我更加悲痛。
艺匀
去完善
释义
1. 永州:地名,即现在的湖南省零陵地区。 2. 异蛇:指特殊的毒蛇。 3. 质:本体,这里指蛇的躯体。 4. 章:花纹。 5. 触草木尽死:一碰到草木,草木就枯死了。 6. 以啮人,无御之者:用牙咬人,没有能够抵御它的办法。 7. 腊之以为饵:把它晾干用来做药饵。 8. 大风:麻风病。 9. 挛踠:手脚不能屈伸的病。 10. 瘘疠:慢性传染病。 11. 死肌:坏死肌肉。 12. 三虫:人体内的寄生虫。 13. 太医:皇帝的医师。 14. 王命:皇帝的命令。 15. 岁赋其二:每年征收两次。 16. 募:征集。 17. 当其租入:当做应缴的租税。 18. 奔走:忙碌劳碌。 19. 蒋氏:姓蒋的人。 20. 专其利:独自享受这种好处。 21. 是:代指捕蛇的事。 22. 嗣:继承。 23. 若毒之乎:你还怨恨它吗? 24. 莅事者:主管这件事的人。 25. 更:更换。 26. 若役:你的差使。 27. 复若赋:恢复你的赋税。 28. 大戚:非常悲痛。 29. 汪然出涕:眼泪汪汪地流出来。 30. 生之:使生活好起来。 31. 斯役之不幸:从事这个差使的不幸。 32. 则久已病矣: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 33. 居是乡:住在那个乡里。 34. 生日蹙:生计一天天地紧迫。 35. 殚:用尽。 36. 庐:房子。 37. 转徙:辗转迁徙。 38. 顿踣:劳累跌倒。 39. 犯:冒着。 40. 寒暑:寒冷和炎热。 41. 呼嘘毒疠:吸入的是有毒的瘴气。 42. 曩:以前。 43. 居者:居住在这里的人。 44. 室十无一焉:十个人里面一个都没有了。 45. 喧豗:喧闹的声音。 46. 隳突:横冲直撞。 47. 鸡狗不得宁焉:连鸡狗都得不到安宁。 48. 恂恂而起:小心谨慎地起来。 49. 视其缶:看看他的瓦罐。 50. 弛然:放心地。 51. 甘食其土之有:吃的是自己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 52. 以尽吾齿:以此来度过我的岁月。 53. 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一年当中冒着死亡危险只有两次。 54. 熙熙而乐:快快乐乐的。 55. 旦旦:天天。 56. 安敢毒耶:哪里还敢怨恨这差使呢?
艺匀
去完善
赏析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一篇极富深度的现实主义力作。本段通过叙述永州农民蒋氏世代捕蛇、侍奉官府的悲惨遭遇,揭示了民间疾苦,深刻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黑暗腐朽。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开篇描写异蛇的特点和危害,象征着地方官员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接下来写蒋氏三代为捕蛇而饱受折磨,家中破败不堪,无法逃脱困境。作者描述时所运用的言语充满了同情与哀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当蒋氏被问到是否希望改变现状时,他回答道自己的不幸并非捕蛇本身,而是赋税繁重。表现出在强大的权力面前,百姓挣扎求生的无奈与悲凉。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作者列举三组对比鲜明的数据,展现蒋氏家族及邻里乡亲因苛捐杂税濒临绝境的场景,充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贫富差距。 结尾写道:“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反映出底层人民在沉重的压力下,只能在艰难岁月中寻求些许安慰。最终强调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艺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创作于公元819年,正值唐宪宗时期。在这一年里,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而被贬为永州司马。被贬期间,他看到了民间疾苦,尤其是永州百姓因苛捐杂税而陷入困境。这一经历使得他对人民的生活和痛苦有了深刻的了解。 唐朝宪宗时期的背景是藩镇割据、战乱频仍,国库空虚,导致朝廷对人民的剥削加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宗元通过《捕蛇者说》揭示出民众的痛苦生活,以及统治者的残暴不仁。 在这首诗中,柳宗元描绘了永州百姓为了逃避重税,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毒蛇的场景。这样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这首诗,柳宗元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赋税,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艺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