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醴泉院

标题包含
醴泉院
万山岚霭簇洋城,数处禅斋尽有名。古柏八株堆翠色, 珍重支公每相勉,我于儒行也修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和凝(893年-955年),字成绩,原名贺德权,后唐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担任地方官员,政绩显著。后来进入朝廷,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在朝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众多的山脉和雾气围绕的城市中,有几处的寺庙都享有盛名。古老的柏树呈现出一种绿意盎然的色彩,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我非常珍视并尊敬那里的智者们,因为他们不仅以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不断用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勉励我。
去完善
释义
《醴泉院》: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类文化的诗。 1. 洋城:古代城市的称谓,这里指繁华的城市。 2. 禅斋:僧人的住处或修行的居所。 3. 八株:数量词,泛指很多。 4. 支公:这里指僧人支遁。 5. 儒行:儒家学者的行为规范。
去完善
赏析
《醴泉院》这首诗描绘了禅院的静谧环境。首句“万山岚霭簇洋城”中,诗人用“万山”、“岚霭”、“洋城”等词构造了一幅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城市景象,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神秘。而“数处禅斋尽有名”则揭示了禅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诗的后两句继续描绘了禅院的景致:“古柏八株堆翠色”一句中的“古柏八株”给人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感觉,“堆翠色”则是展现古柏的葱郁绿意;而“珍重支公每相勉,我于儒行也修行”表现了诗人珍视支公的教诲,并在儒家道路上不断修行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醴泉院》是五代时期著名文人官员和凝所作的一首词。据历史资料记载,和凝生于公元898年,卒于公元955年,主要活动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三个朝代。他的诗词文采飞扬,艺术风格独特,被誉为“五代第一才子”。 在《醴泉院》这一作品中,和凝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醴泉院的宁静与美好。然而,在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民不聊生。这些现实因素,无疑为和凝的诗词创作增添了深沉的历史感。尽管身处于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和凝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文字为社会传递希望和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