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簷楹。
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
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幅云雾缭绕的美景让人忘却了荣辱与得失,秋天的山峰依旧在屋檐下显得雄伟壮观。早上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都无法进入我的耳朵,只有明月与孤独的白云陪伴着我,唤起我对它们的深深情感。在这个世界上,道路蜿蜒曲折,而我在河边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享受着这种平静的生活。回想阮籍当时的意图,难道是因为他在道路上陷入了困境而哭泣吗?
去完善
释义
1. 秋山:秋天的山景。
2. 簷楹:屋檐下屋柱的部分。
3. 钟:寺庙的钟声。
4. 鼓:寺庙的鼓声。
5. 朝钟暮鼓:指寺庙每天早晚敲击钟鼓的声音。
6. 世上路岐:世间道路的岔路口,比喻人生的种种选择。
7. 缭绕:曲折环绕的样子。
8. 水边蓑笠:河边以蓑衣和斗笠为象征的渔人生活。
9. 称:适合,满足。
10. 阮籍: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与山涛、向秀等人并称“竹林七贤”。
去完善
赏析
《山中》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以烟霞、秋山、明月、孤云等自然景象为基调,展现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画卷。在诗中,诗人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享受山林之趣的意愿,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诗人还借阮籍的典故,表达了超脱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崇高境界。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是唐代诗人李咸用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时期,此时的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走向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李咸用也不例外,他曾在朝为官,后因厌倦官场纷争,决定隐居于山林之中。
在隐居期间,李咸用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在这首诗中,李咸用通过对山中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