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晨起闻徐应卿诵季益诗作诗寄季益兼简公择

标题包含
晨起闻徐应卿诵季益诗作诗寄季益兼简公择
诗工于我贫相似,憇迹招提亦尔同。 问讯稍愆书草草,往来长恨马匆匆。 黄花红叶时将晚,衰发苍颜道转公。 寄谢俞郎近安否,会看抟翮上秋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诗歌技巧与我贫困境遇相仿, 休憩之地和您也颇为相同。 书信询问略有拖延颇为草率, 往来奔波常常感叹时光匆匆。 金黄菊花和红艳枫叶渐渐凋落, 头发花白脸上皱纹加深更具道行。 代我向俞郎问候是否安好, 期待与他共同展翅迎接秋风。
去完善
释义
1. "诗工于我贫相似":这句是讲诗人与徐应卿两人都有很好的诗歌创作能力,并且生活都相对清贫。 2. "憇迹招提亦尔同":憇迹,指暂时休息的地方;招提,泛指寺院。这句话是说,两人的境遇和生活环境相似,都在寺庙中生活过一段时间。 3. "问讯稍愆书草草":问讯,是拜访问候的意思;稍愆,是稍微延迟的意思。这句是说,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及时给对方写信表示关心。 4. "往来长恨马匆匆":这句描述了诗人和朋友们之间的交往经常因为时间紧迫而无法尽情交流而感到遗憾。 5. "黄花红叶时将晚":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红叶代表季节的更替,意味着秋天已经到来。 6. "衰发苍颜道转公":衰发,指头发花白;苍颜,指面色苍老。这句是说自己虽然年岁渐长,但心态却变得平和淡泊。 7. "寄谢俞郎近安否":寄谢,就是寄信表示感谢;俞郎,是对朋友的称呼。这句是向俞郎询问他的近况是否安好。 8. "会看抟翮上秋风":抟翮,是指鸟振翅飞翔;上秋风,是指登上秋风台。这句寓意诗人期待未来能像鸟儿一样振翅高飞,有所成就。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诗歌。开篇作者以“诗工于我贫相似”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共鸣,彼此都热爱诗歌,但却生活贫困。而两人共同游憩在寺庙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接下去的“问讯稍愆书草草,往来长恨马匆匆”则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音信疏于联系,相聚却短暂的状态。 诗歌的后两句则以秋天景象为背景,表达了时光流转、人已衰老的感慨。诗人借黄花和红叶暗示时光的流逝,同时表达了他们对友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一句“会看抟翮上秋风”,则表达了他期待未来能一同翱翔的期许。整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展示了他们与友人间共同的精神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蕃在公元1147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家国破碎、山河远隔的凄楚氛围蔓延整个江南。身为文人士大夫,赵蕃无法忘怀故土,他以诗歌寄情抒怀,表达对国家破碎和战乱不已的深深忧虑。 当时,赵蕃与友人徐应卿(季益)及吕公择交情甚笃。他们常聚首畅饮,感伤时局,以文字相互勉励。此诗创作之前,徐应卿诵读了一首季益的诗,引发了赵蕃的共鸣和思乡之情。于是挥笔写下这首《晨起闻徐应卿诵季益诗作诗寄季益兼简公择》,以此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战乱的感慨。 在诗中,赵蕃描述了自己晨起的情景,表达出与友人同仇敌忾、忧国忧民的心境。赵蕃用“井邑经兵后,关河坠梦中”来描述国家的惨状,寄托着对战争的强烈憎恶;又以“我思江海游,君思汴洛空”表明对故乡的思念,揭示了身处战乱中的无奈与悲哀。这首诗展现出赵蕃作为一名文人志士的家国情怀,以及他对于战争和破败的深刻痛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