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居士施直裰求颂
广南叶顺居士,施我褐䌷直裰。
比之七斤布衫,这个犹难提掇。
天寒雪落便披,日暖风和即脱。
脱著毕竟是谁,惭愧观音菩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广南地区的叶顺居士,赠送给我一件褐色的绸缎衣服。
相较于普通的七斤重的布衣,这件衣服更难穿戴。
天气寒冷时我会披着它,而在温暖的日子里则会脱下。
到底穿衣服的人是我还是菩萨在感恩呢?真是令人羞愧的问题。
去完善
释义
1. 广南:古代地名,位于现在的广东省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
2. 叶顺:人名,此处指广南的一位叶姓居士。
3. 褐紬:一种粗绸,多用于制作僧袍等。
4. 直裰:僧人穿的法衣。
5. 七斤布衫:指普通的布制衣服。
6. 提掇:提起,拿走。
7. 天寒雪落:形容天气寒冷,下雪的日子。
8. 日暖风和:形容天气温暖,和风煦日的时候。
9. 脱著:脱下和穿上的意思。
10. 究竟:最后的结果。
11. 惭愧:谦虚的表示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12. 观音菩萨:佛教中的慈悲女神,为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象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慧空为感谢广南叶顺居士所赠的直裰(一种僧袍)而作。诗中以直裰为载体,通过对其特点、穿戴方式的描绘,揭示了“舍”与“得”的关系以及万事皆空的思想。
首句“广南叶顺居士,施我褐紬直裰”交代了捐赠者的身份和捐赠的物品。第二句“比之七斤布衫,这个犹难提掇”则对比了直裰和普通的七斤布衫的不同之处,突出了直掇的高贵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天寒雪落便披,日暖风和即脱”形象地描述了直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最后一句“脱著毕竟是谁,惭愧观音菩萨”则是诗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无论是穿着还是脱下,这直裰最终不属于任何人,它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这种思想与观音菩萨的慈悲、无我的精神相呼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叶居士施直裰求颂》是南宋诗人释慧空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0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金兵南下侵扰,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诗人在这首诗词中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慧空作为一名僧人,生活在战乱时期的临安(今浙江杭州)。他在诗中描述了叶居士捐赠直裰的善行,以及自己对此事的感悟。这反映了当时民间百姓在国家危难之际,积极行善、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南宋时期,佛教发展较为兴盛,僧侣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传递宗教信仰和人文关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众。释慧空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