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勋卢员外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秦地立春传太史,
汉宫题柱忆仙郎。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
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流动的冰凌在十二月的河畔溶解,新年的草色在皇家的宫殿中蔓延。立春时节,秦地的太史们传来喜讯,汉宫的石柱上刻着对仙人般的夫君的回忆。飞回的大雁即将穿越重重宫门,披着雪花,宫女们为新年的到来准备了五夜的芬芳。不管早晚,都会有人来推荐那些有才华的人,因为老朋友们已经在这时写下他们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流澌:形容冰解冻散的样子,此处指冬天的河流。
2. 河阳:古县名,位于今河南省北部,这里指的是卢员外的家乡。
3. 建章:西汉时期宫殿名称,这里借指长安。
4. 秦地:指长安一带,这里是卢员外的所在地。
5.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开始。
6.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国家大事。
7. 汉宫:汉代皇宫,这里代指朝廷。
8. 题柱:东汉时孝廉孟尝在去长安途中,在驿馆的柱子上题诗,抒发自己的抱负。
9. 仙郎:汉代郡国官员的美称,这里指卢员外。
10. 归鸿:春天的鸿雁,这里象征卢员外即将回到朝廷。
11. 千门:形容宫殿众多。
12. 五夜香:夜间燃香的习俗,以示吉祥。
13. 荐雄文:推荐优秀的文章。
14. 似者:和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指有才华的人。
15. 故人:旧友,这里指李颀。
16. 赋长杨:指写文章赞美皇帝的狩猎盛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冬天向朋友司勋卢员外的问候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季节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友情的深厚。首联以河阳、建章两地对比,暗示二人所处的环境差异。颔联则用立春这一节气以及太史、仙郎的形象,表达出两人虽身处异地,但心念对方的心情。颈联通过“归鸿”与“千门雪”,展现出一幅深冬的画面,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尾联则表示期待对方的佳音,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赞誉。全诗以景物传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传递出作者对友人的诚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司勋卢员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颀的一首寄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唐朝正处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的皇室生活奢靡,朝政逐渐腐朽,以至于出现了杨贵妃的荒淫无度,安禄山的叛乱等事件。
在这个时期,李颀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担忧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他在诗中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