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尖竿

标题包含
上尖竿
百尺琅玕摩碧空,四方八面绝罗笼。 等闲进得竿头步,千圣齐教立下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百尺高的翠竹直插蓝天,四面八方没有遮拦。 轻易就能走到竹竿的顶端,让所有圣人都要逊色。
去完善
释义
1. 琅玕:一种似玉的美石,此处用来形容竹子的光泽。 2. 碧空:蓝色的天空。 3. 罗笼:用丝织品制作的笼子,这里用来比喻束缚。 4. 等闲:寻常,轻易地。 5. 竿头步:爬上竹子顶端的一步。 6. 千圣:众多的圣人,这里指各种成就者。 7. 立风:停下脚步,表示对某事的尊重和认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勇敢面对挑战的态度。诗人通过比喻百尺高的竹竿直冲云霄,表现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千圣齐教立下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成功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给人以鼓舞和激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尖竿》这首诗出自唐代释道冲之手,描绘了僧人对修行生活的执着追求。从诗题可知,这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尖竿”的僧人朋友的。释道冲是一位著名的禅宗僧人,这首诗展现了他对朋友坚定信仰的支持和对佛学真理的深刻理解。 在公元8世纪的唐朝,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禅宗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顿悟和内心修行。此时的社会氛围相对宽松,文人墨客和佛教信徒之间交流密切,诗歌创作成为一种表达信仰、抒发情感的方式。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释道冲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经历了不少世事变迁。他对佛法的领悟逐渐加深,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在他的时代,战乱和政治斗争时有发生,但禅宗教义使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总之,在充满动荡与挑战的历史背景下,释道冲通过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挚友的关爱与支持,同时也传达了禅宗对于生活真谛的探寻与领悟。这首《上尖竿》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位坚持信仰、追求修行的僧人形象,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