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部中观新竹有感

标题包含
部中观新竹有感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簷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硋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元杰(1194年-1245年),字仁伯,号梅野,浙江龙泉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教师办公室窗外的小竹林里,孩子们犹如春天的生机盎然。土壤肥沃孕育着竹笋,逐渐抽出紫色的嫩芽。屋檐下雨水滴答,围墙高耸隔绝了阴影。昨晚南风吹拂,阳光和煦照入,竹林中挺拔的竹竿更显坚韧而生机勃勃。
去完善
释义
1. 部中:指尚书省所属各部,即中央政府机构。 2. 观新竹有感:看到新生竹子有所感。 3. 粉署: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通常指尚书省及各部。 4. 窗前:指办公场所的窗户旁边。 5. 小竹林:这里指的是新生的竹子。 6. 子孙蛰蛰:形容竹子生长繁茂。蛰蛰,众多的样子。 7. 得春深:得到了春天的滋润。 8. 土膏:肥沃的土壤。 9. 肥迸:肥料充足,竹笋生长迅速。 10. 苍龙角:竹子新长出来的嫩芽,形状像龙的角。 11. 地发:指从地下新长出来的竹笋。 12. 抽迟:慢慢地抽出新芽。 13. 紫玉簪:紫色的竹笋,这里的紫玉簪代表竹笋。 14. 簷:屋檐。 15. 宿溜:雨水顺着屋檐滴落。 16. 墙高:竹子周围的围墙高。 17. 硋:遮挡。 18. 层阴:层层的阴影,指竹子周围的光线阴暗。 19. 南风:温暖的春风。 20. 阳和:温暖阳光。 21. 透出:照进。 22. 放出:让竹子生长出来。 23. 参天:直插天际。 24. 劲节森:竹子坚韧的竹节显得生机勃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竹子为主题,展现了春天的新生与活力。诗人通过对竹林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渴望。首联通过“粉署窗前小竹林”这一景象,展示了竹子的生命力;颔联则通过“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这两句,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场景;颈联通过“簷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硋层阴”这两句,描绘了竹林在阳光下的美好画面;尾联则以“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这两句,表达了对竹子茁壮成长、拔地而起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部中观新竹有感》是南宋文学家徐元杰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1年,即宋理宗绍定四年。这一年,徐元杰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负责审理案件和审理法律事务。 在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国家危机四伏之际,金人南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徐元杰作为士人,深感忧虑和责任重大。他在任职期间,始终恪守职责,为民请命,秉公执法。在审理案件中,他常常为无辜者辩护,打击贪腐势力,深得百姓爱戴。 在这个背景下,徐元杰在部中观看新竹时,联想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竹子具有坚韧不屈的品质,象征着士人的气节和风骨。他以此为契机,表达了对自己人生信念的坚定和对国家的忠诚。因此,这首《部中观新竹有感》不仅是徐元杰对竹子精神的赞美,更是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