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卢川容膝轩诗

标题包含
寄题卢川容膝轩诗
谁将容膝榜轩楣,未见高人心领之。 绿绮牙签无长物,名芝芳茝是佳儿。 卧看笔架成江梦,坐揖炉峰读楚词。 诸谢风流应未远,卢川今又种清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谁能收容我在这小小的书斋中,让我感到无比亲切?除了高人之间的心领神会,别无其他珍贵之物。在这绿意盎然的环境中,我有幸拥有各种珍稀书籍,以及那些寓意美好的植物为伴。在书房里,我欣赏着笔架上的笔墨,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坐下来,品味香炉氤氳的烟雾,感受那份宁静,品读着楚辞的魅力。在此氛围之下,我仿佛感受到了先贤们的风采,同时身处在这卢川之地,体会这清静的法则。
去完善
释义
1. 卢川:泛指卢氏的山水田园地界。 2. 容膝:意指屋宇狭小,仅能容纳膝盖。这里指卢川容膝轩。 3. 绿绮牙签:形容书卷,绿绮代指书籍,牙签则是古代书签。 4. 名芝芳茝:比喻高雅的名声与才能。 5. 笔架:比喻江山地形。 6. 炉峰:指庐山香炉峰,诗人以此描绘卢川的山景。 7. 楚词:代表战国时期的文化作品,如屈原的《离骚》等。 8. 诸谢风流:借指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有谢家之风范。 9. 清规:佛教中的戒律,这里寓意卢川这片乐土的高尚风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寄题卢川容膝轩”为题,描绘了诗人对于卢川地区容膝轩的想象与欣赏。首联借“容膝”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人品的追求,以及对于居住者的赞美。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的所见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轩内的环境和生活气息。颈联则通过诗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心中的诗意向往。尾联则引用典故,暗喻此处环境的清雅,并表达对古代风流人物的追思。整首诗韵律和谐,语言优美,充分展示出诗人卓越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卢川容膝轩诗》是南宋诗人王迈在淳熙十二年(118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卢川容膝轩的景色和作者的思乡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迈正身处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形势较为复杂。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与金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虽然政局相对稳定,但民间疾苦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诗人王迈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寄托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 卢川容膝轩是王迈友人卢祖皋所建的读书之所。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卢川容膝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他也借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