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斋
太极分阴阳,生生之谓易。
易有干之元,生意露消息。
先生易中行,日用而饮食。
全体纯是仁,本自玄中得。
克己下工夫,心台皎如日。
处则为颜曾,出则为禹稷。
所以学易斋,孜孜奉天职。
满腔皆春和,八荒开寿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级分为阴阳,生命的产生与变化就是易的体现。易的道理有干燥的源头,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的迹象。人们应该在平常生活中实践易的规律,吃饭、穿衣皆是修炼。全面体现仁的精神,这是从深邃的道中得到的启示。约束自我,努力修心,心灵纯洁明亮。在家时能成为贤者,出门则能成伟人的事业。所以在学习易的过程中,要勤勉地践行天赋予的使命。内心充满温暖和生机,带给八方无尽的生命力。
去完善
释义
1. 太极: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原始混沌的状态或实体。太极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交合产生万物。
2.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的力,如日月、寒暑等,也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善恶、美丑等。
3. 生生:即“生生不息”,表示生命不断繁衍生长的状态。
4. 易:《周易》一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卜辞集,以卦象推测吉凶。
5. 乾:易经中的一个卦名,象征天,具有刚健、正直、中庸等含义。
6. 元:乾卦的主爻,表示天地万物的开始。
7. 消息:消为消亡,息为生长,消息指生灭变化的过程。
8. 先生:老师。
9. 中行:中庸之道,儒家主张的一种道德行为准则,要求言行适中,不走极端。
10. 日用而饮食:表示日常生活,每天都需要吃喝。
11. 全体:整个身心。
12. 纯是仁:纯洁无私的爱人之心。
13. 本自玄中得:源于道家思想,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来自于神秘的道。
14. 克己:克制自己,指对自己的欲望有所节制。
15. 心台:心灵境界。
16. 颜曾:孔子弟子颜回和曾参,分别代表学问和人品的最高标准。
17. 禹稷:大禹和后稷,分别是中国古代的农业之神和治水之神,象征贤臣。
18. 所以:……的原因。
19. 八荒:八方极远之地,泛指全国各地。
20. 开寿域:开启长寿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学易斋”的意义和价值。诗人通过对“易”的理解,引出该斋学习的目标和方向,那就是追求真理,修身养性。诗中的“生生之谓易”揭示了生命的真谛:生命在于生生不息,不断成长;“易有干之元,生意露消息”则强调学习要把握根本,领悟生命繁衍的奥秘。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在斋内学习的人,他们能时刻坚守道德原则,保持内心的光明。无论他们是身在斋内还是走向社会,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像古代的贤哲一样。
由此,诗人指出“学易斋”的宗旨就是不断学习、修身济世,服务苍生。这样美好的景象如同一腔春意盎然,把福祉播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整首诗歌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对道德精神的推崇彰显出作者崇高的理想与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学易斋》是南宋诗人王迈的杰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190年至1248年之间,即南宋后期。在这段时间里,王迈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的生活坎坷,先后出任过州县官吏、朝官、按察使等职,并因直言极谏而多次遭受贬谪。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王迈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他创作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在创作《学易斋》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与金国的对峙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军事虚弱,民生疾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像王迈一样的有志之士,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同时,南宋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散文、书法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都有了很高的成就,这也为王迈创作《学易斋》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