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引 其一
一住翠峰顶,两见溪草绿。
不知朝市间,几番生荣辱。
萧条岩上云,冷淡水边竹。
报谁归去来,向此空踟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住在翠峰之巅,已经是第二次看到溪边的青草变绿。
我不清楚在尘世中发生了几次荣耀和耻辱,但我从未参与其中。
在这荒芜的山间、冷清的水边,白云飘荡在岩石上方,竹子静静地生长在溪水旁。
我要告诉谁回归这个宁静的地方,让他们别再犹豫徘徊了。
去完善
释义
1. "释重显":释,是佛教术语,意为出家为僧。重显,是人名,诗人自己。整句意思是:我是僧人重显。
2. "翠峰顶":翠峰,绿色的山峰;顶,山顶。整句意思:我居住的地方是在一座绿色山峰的顶部。
3. "溪草绿":溪草,小溪边的草丛;绿,指春天或夏天的颜色,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整句意思:我在这里看到了两次春天的溪水边的绿色草丛。
4. "朝市间":朝市,早市;间,表示时间间隔。整句意思:我不知道在城市的早市之间,我已经经历了多少次的繁荣和衰落。
5. "生荣辱":生,生存,这里可以理解为生活;荣,荣誉,成功;辱,屈辱,失败。整句意思: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各种荣誉和屈辱。
6. "萧条岩上云":萧条,形容岩石上的云彩稀少、飘渺;岩,岩石;上,上面,这里可以理解为天空。整句意思:岩石上方的云彩显得稀少、飘渺。
7. "冷淡水边竹":冷淡,形容水边的竹子宁静、清新;水边,水边的岸边;竹,竹子。整句意思:水边的竹子显得宁静、清新。
8. "报谁归去来":报,告诉;谁,指代某个具体的人;归去来,即"归来去",指回家乡。整句意思:我想告诉某人,我要回到我的家乡去了。
9. "向此空踟躅":向,朝向,指向;此,这里,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在的地点;空,空自,白白地;踟躅,犹豫不决的样子。整句意思:我在这里白白地犹豫不决。
去完善
赏析
《思归引 其一》是一首描绘作者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诗。诗人释重显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翠峰顶上居住的感受,以溪草的绿意作为时间的见证。远离繁华的朝市,他不知道世间的荣辱更替,只欣赏着山间的云彩和泠泠的水边竹影。面对这样的美景,他期盼着回归自然的怀抱,却又为此感到迷茫。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面对抉择时的挣扎与矛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归引 其一》是宋代诗僧释重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960-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
释重显,本名李沆,字公慎,号重显子,晚年自号子淳。他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著名诗僧,与当时的著名文人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甚密。他在少年时便出家为僧,后游历四方,学识渊博,诗歌才华横溢,作品多表现禅林生活和个人对世事的感慨。
在释重显生活的时代,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佛教得到了一定的复兴。然而,这一时期也是禅宗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释重显作为一位诗僧,他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既感受到了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也忧虑着禅宗未来的命运。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这首《思归引 其一》中,释重显表达了思归之情和对故乡的怀念。他以山鸟和江鱼为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他也以“世事等浮沤”来表达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禅宗未来的担忧。这些情感都充分展现了释重显作为一个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