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禅师

标题包含
赠禅师
梦想青山寺,前年住此中。夜堂吹竹雨,春地落花风。 旧句师曾见,清斋我亦同。浮生蹇莫问,辛苦未成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能,字大拙,唐朝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公元805-859年)。 薛能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吏任上表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梦想中的青山寺,多年前我曾居住其中。夜晚的讲堂伴随着风吹竹叶的雨声,春天的地上散落着花瓣随风飘落。这些古老的诗句曾经被老师欣赏过,我们一同品尝过的清斋生活也是相似的。岁月漫长,世事难料,尽管努力,却尚未能取得成功。
去完善
释义
1. 梦想:比喻渴望实现的美好事物或者理想。 2. 青山寺:指诗人所在寺院,位于青山之中。 3. 住:在此处是居住的意思。 4. 夜堂:夜晚的讲堂。 5. 吹竹雨:风吹竹叶发出如细雨的声音。 6. 春地:春天的土地。 7. 落花风:形容风吹花落的美景。 8. 旧句:以前写的诗句。 9. 师曾见:指禅师曾经看过这些诗句。 10. 清斋:清淡的饮食。 11. 我亦同:诗人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饮食习惯。 12.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 13. 蹇:艰难,不顺利。 14. 辛苦:辛勤劳苦。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唐代诗人薛能所创作的《赠禅师》,诗人以诗意的方式向读者描述了自己与禅师的交情以及所处的环境。全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首联“梦想青山寺,前年住此中”,描绘了诗人对青山寺的美好向往和回忆。诗人通过“梦想”一词表达了对青山寺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艰辛和不如意。 颔联“夜堂吹竹雨,春地落花风”,生动地描绘了青山寺的夜晚景象和春天景色。夜堂、竹雨、落花风等词语,使得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 颈联“旧句师曾见,清斋我亦同”,表达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认为禅师曾经看过他的诗句,而他们的清斋生活也是相似的。这里诗人通过“旧句”和“清斋”两个意象,表达了他对禅师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尾联“浮生蹇莫问,辛苦未成功”,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的艰难困苦是难以言说的,虽然辛勤努力但尚未取得成功。这里诗人通过对人生艰辛的认识,表现出他对于禅意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总的来说,本诗通过描绘青山寺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禅师的深厚友谊,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赠禅师》,是唐朝诗人薛能的一首五言律诗。它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寺庙里遇见一位禅宗大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领悟和对生活的哲思。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公元762-827年),这是唐代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佛教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探索佛教的哲理。薛能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开始关注禅宗思想。 薛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等职,后因事被贬谪至地方。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诗篇,也有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然而,他的一生并不顺利,曾遭遇多次政治风波,这也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薛能描述了自己在一个静谧的寺庙里遇见禅师的场景。他从禅师那里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这使他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禅宗哲学的领悟,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