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秀远亭

标题包含
秀远亭
镜似冰壶表里清,我来闲伴白云行。 四山迤逦青围野,一水蜿蜒绿绕城。 试问春来观秀色,何如雨后听泉声。 昔人飞驭烟霞外,落日空怀万古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镜子如同一块冰雕般的玉壶,内外都显得格外干净明亮,我悠然自得地与白云为伴。四面青山逶迤延伸,围绕着一片青翠的原野;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环绕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我想问一下,春天来临时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与雨后天晴时聆听泉水叮咚的声音相比,哪一个更让人心旷神怡呢?古人驾着马车奔驰在烟霞之外的地方,面对着落日感慨万千,心中充满对千古世事的感慨。
去完善
释义
1. 冰壶:冰清玉洁的镜子。这里比喻镜子的清澈明亮。 2. 闲伴:悠闲地陪伴。 3. 迤逦:连绵不断的样子。 4. 青围野:青山围绕在田野四周。 5. 蜿蜒:曲折延伸。 6. 绕城:环绕城市流淌。 7. 秀色:美丽的景色。 8. 飞驭:驾驭车马快速前行。 9. 烟霞:烟雾和彩霞,这里代指美景。 10. 万古情:无尽的情怀。
去完善
赏析
王铚的这首《秀远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古人的怀念之情。诗歌通过描绘秀远亭周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春天和雨后的景色,表达了岁月流转、万物更迭的自然规律。最后,诗人通过对古人驾车驰骋在烟霞之外的想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秀远亭》是北宋诗人王铚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90年至1140年之间,即宋哲宗元祐年间至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这段时间内,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王铚(1090-1140),字性之,号雪溪,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精通经史,尤以文学见长。曾任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职。王铚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家命运充满忧虑。 在这个时期,北宋末期政治腐败,民族矛盾激化,金兵入侵,国家危机四伏。后来,靖康之役爆发,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然而,南宋初期政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这种时代背景对王铚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此背景下,王铚写下了这首描绘祖国壮丽河山、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秀远亭》。诗中,他以秀远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又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