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里中社友
欠作故人书,侵寻半载余。
穷吟虽各自,入梦不相疎。
梅蕊通春信,霜风促岁除。
待余归故里,鸥约复如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欠下故友书信已半年有余,虽然孤独地吟诗,但在梦中并无疏远。
春天即将来临,梅花含苞待放;寒风凛冽,催促着新年的脚步。
当我回到家乡,我们将再次如从前一样相聚。
去完善
释义
《寄里中社友》: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集孙所作,描述了与故友之间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生活的怀念。
1. 欠作故人书,侵寻半载余:诗句表达的是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因为长时间没有给朋友写信,所以感到有点过意不去。“欠作”表示亏欠,“故人书”指给朋友的信。“侵寻半载余”形容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
2. 穷吟虽各自,入梦不相疎:这里的“穷吟”表示诗人处于困境之中,而“各自”则是说虽然各人处境不同,但梦中相见的友谊不会疏远。“不相疎”表示关系亲密。
3. 梅蕊通春信,霜风促岁除:这两句诗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梅花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严寒的冬天即将结束。“梅蕊”指的是梅花的花蕾,“通春信”表示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霜风”指寒冷的风,“促岁除”意味着催促旧岁的结束。
4. 待余归故里,鸥约复如初:诗人期待着回到故乡,那时他和朋友们可以像海鸥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重新回到当初的快乐时光。“待余归故里”表明期待回到家乡,“鸥约”表示诗人向往的那种宁静祥和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寄里中社友》这首诗词是徐集孙写给他的朋友们的,抒发了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联系了,心中倍感愧疚。诗人把自己当作一个欠债的人,暗示着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颔联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的时候,常常会想起这些朋友,虽然分隔两地,但是心灵相通,关系并没有疏远。
颈联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梅花绽开,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而冬天的寒冷也预示着年关将至。
尾联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等到诗人回到故乡,他们又可以像过去一样相聚在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词以景抒情,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里中社友》是南宋诗人徐集孙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国家动荡,民生疾苦。徐集孙(生卒年不详)是南宋末年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以抒怀、感时为主。
在这个特殊时期,徐集孙目睹了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及知识分子对国事的忧虑。他将自己的人生际遇融入诗歌之中,表达了渴望和平、期盼国家振兴的愿望。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朋友们的深切怀念。
在时代背景下,徐集孙所处的南宋末年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的时期。金兵屡次南下侵扰,宋朝国力日渐衰弱。然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依然坚持文化创作,以诗赋寄托忧国忧民之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