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追赋暮游

标题包含
追赋暮游
锡山舟泊似荒村,微服南禅古迹存。 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 薄游草草山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 携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语黄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停靠在锡山的船只像是在荒芜的村庄中一样,我换上便服探访了南禅的古迹。 墙上的名字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碑石后面的故事仍然清晰可述。 匆匆游览使得山色都侵入我的衣袖中,悠悠的思绪在风吹过的轩窗中飘扬。 携手走出房门,看到烟雾弥漫的树林里,有几个僧人正在谈论着黄昏。
去完善
释义
1. 锡山:位于江苏无锡市区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2. 微服:古代皇帝或官员出行时穿着平民的服装,以隐藏身份。 3. 南禅:指无锡市的南禅寺,是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4. 壁上的姓名:指古人题诗在墙壁上,此处可能是许月卿自己的诗句。 5. 碑阴:墓碑的背面,通常刻有对死者的颂扬之词。 6. 薄游:轻微的游玩,形容此次游玩只是随便看看。 7. 草草:随随便便地。 8. 山侵袖:形容山水风光靠近衣袖,表达了亲近自然的心情。 9. 远思:深远的思绪。 10. 悠悠:形容时间长且遥远。 11. 轩: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这里用来代指房屋。 12. 携手出门:描述诗人与朋友一同走出房门。 13. 烟树密:形容树木茂盛,烟雾弥漫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追赋暮游》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无锡山水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节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感怀以及对遥远历史的思考。 首联以“锡山舟泊似荒村”开篇,通过对“锡山”这一地点的描绘,表现出游历环境宁静且略显荒凉的特点。而“微服南禅古迹存”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之情。 颔联以“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展现诗人对于历史的追思。其中“姓名已远”及“碑阴人物”意味着那些曾在历史上留下辉煌印记的人物已经远离我们的视线,但他们的故事仍然留存在史册之中。 颈联“薄游草草山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描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所见所感的情景。诗人用“山侵袖”、“风满轩”等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山水风光对他内心的触动,以及他在欣赏美景时产生的深沉思绪。 尾联“携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语黄昏”以画面感十足的场景收尾,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的乐趣,以及旅途中意外邂逅的画面。画面中烟雾缭绕、绿树成荫的景象,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追赋暮游》是南宋诗人许月卿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许月卿的人生经历也十分坎坷。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金榜题名。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家乡,他教书育人,传播文化,关心民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在这段时间里,许月卿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首《追赋暮游》就是他在暮游过程中,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