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张宗玉窗下庐山

标题包含
寄题张宗玉窗下庐山
庐山移到龙溪东,两壁生云无数峰。 梦与文渊三峡水,共参金露九秋风。 万山恍对凝尘榻,五老仝携入室筇。 更问濂溪风共月,又移窗下到脑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庐山矗立在龙溪河畔的东边,两侧的山壁上涌现出无数的云彩和山峰。 梦境和文渊峡的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共同参加了金秋时节的露水晚会。 面对着万千山峦,我好像坐在铺满尘埃的卧榻上;五个老人携手共进,如同拿着拐杖走进我的书房。 还想问问清澈的溪水旁的风和月,它们又从窗户飘进了我的脑海。
去完善
释义
1. 庐山:中国江西省北部的一座名山,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公里,宽约11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匡庐”之称。 2. 龙溪:具体地点待考,疑为庐山附近的一条溪流。 3. 文渊:指文化渊薮之地,这里可能指的是江西省九江市的星子县,因白居易在《庐山谣》中的诗句“文渊龙溪际,风转云相连”而著名。 4. 金露:可能指庐山上的金露岭,是庐山的主峰。 5. 五老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的庐山境内,海拔1436米,由五座并列的山峰组成。相传南北朝时,有位名叫慧远的和尚曾在此结庐修炼,与五位诗友饮酒赋诗,五老峰因此得名。 6. 筇(qióng):竹杖,古人常用以辅助行走。 7. 濂溪:可能指濂溪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10公里处的白鹿洞山麓,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许月卿写给他的朋友张宗玉的,张宗玉是一位热爱山水风光的文人。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诗的首联描述了庐山的地理位置和壮观景象。“庐山移到龙溪东”,表明庐山已经迁移到了龙溪的东边,这里的“移”字赋予了庐山生命力,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两壁生云无数峰”则描绘了庐山的雄奇险峻,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颔联通过作者的梦境,进一步表达了对庐山的赞美之情。“梦与文渊三峡水,共参金露九秋风”,这里将庐山的美景与文渊阁的三峡水和金露寺的秋风相互辉映,展现出了庐山四季美景的变化无穷。 颈联则通过对“万山恍对凝尘榻”和“五老仝携入室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庐山脚下欣赏美景时的感慨。这里的“万山”和“五老”都是庐山的著名景点,作者用“凝尘榻”和“入室筇”来表达自己与这些景点的亲近之感。 尾联则是对朋友张宗玉的期待和祝愿。“更问濂溪风共月,又移窗下到脑中”,这里是希望张宗玉能够像自己一样,欣赏到庐山的美丽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寄题张宗玉窗下庐山》是许月卿在南宋时期创作的。许月卿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的作品主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诗正是他写给朋友张宗玉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创作这首诗时,许月卿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时期,蒙古帝国对中原地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月卿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此外,许月卿还在诗中提到了庐山,庐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壮丽的山色、奇特的地貌而闻名于世。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邻长江和鄱阳湖,山水相映,景色如画。许月卿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与朋友共享美好风光的愿望,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