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寄梦得乐天
花满中庭酒满樽,平明独坐到黄昏。
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花盛开满布庭院,酒杯倒满美酒,天亮时分独自坐在那里直到黄昏。春天来临时诗意的思绪在何方?如同大鹏展翅越过函谷关,进入鼎门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花满中庭:指春天来临,庭院中的花开满了。
2. 酒满樽:指酒杯斟满了酒。
3.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4. 独坐:独自坐着。
5. 黄昏:日落时分。
6. 春来:春天来临。
7. 诗思:写诗的思绪。
8. 偏何处:出现在哪里。
9. 函关:函谷关,古代中国著名关隘之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10. 鼎门:又称鼎湖,传说为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在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南。
去完善
赏析
首句“花满中庭酒满樽”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繁花似锦、美酒满杯,令人陶醉其中。第二句“平明独坐到黄昏”则表现诗人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日里独自品味生活,享受时光,从早到晚的独处更显得宁静而悠长。
第三句“春来诗思偏何处”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的自省,思索着春季带来的灵感该去何处寻找。最后一句“飞过函关入鼎门”则寓意着这种灵感如同燕子一样轻盈地穿越了函关与鼎门,来到了他的眼前。
整首诗以花、酒、独坐、诗思等元素交织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春天里对诗歌创作的独特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思寄梦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令狐楚的一首怀人诗。这首诗歌创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当时令狐楚因故被贬至杭州,在江南的春天里,思念好友刘禹锡和白居易,遂作此诗。
贞元年间,唐朝历经安史之乱后的重建,国家逐渐恢复元气,然而宫廷斗争依然激烈。令狐楚身处其中,虽有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内心颇为苦闷。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一方面要面对个人政治生涯的困境,另一方面又要关注民间疾苦。
这首诗体现了令狐楚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情感挣扎。他在诗歌中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因个人和政治因素而与亲友相隔的无奈与忧思,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