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梅雪弄芳馨。
饯日迎辰契月蓂。
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
满捧霞觞璨鲤庭。
鹤等更龟龄。
八十仙翁醉复醒。
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
乞与人间作寿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和雪花交织散发出芬芳的香气。
送走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时光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
大家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齐聚一堂,欢快地交谈。
满杯的美酒照亮了客厅,宛如灿烂的锦鲤在水中游弋。
祝愿彼此长寿安康,犹如鹤龟一般长久。
八十岁的老者喝着酒,醒来又醉倒。
希望找到一位著名的画师,画出我们欢庆的场景。
希望每个人都能如星星般闪耀,寿比南山。
去完善
释义
1.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各三平韵。
2. 石孝友: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次仲。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仕于襄阳(湖北襄樊)。
3. 梅雪弄芳馨:梅雪,梅花和白雪;弄,欣赏;芳馨,香气。
4. 饯日迎辰契月蓂:饯日,送走旧日;迎辰,迎接新的一天;契月蓂,月亮的变化,比喻时间流逝。
5. 琴堂:官署。这里指政府部门。
6.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
7. 霞觞:指美酒。
8. 璨鲤庭:璨,同“灿”;鲤庭,鲤鱼在庭院中跳跃。这里指鲤鱼跳龙门的吉祥景象。
9. 鹤等更龟龄:鹤等,古人认为鹤是一种长寿的鸟;龟龄,乌龟的长寿。
10. 八十仙翁醉复醒:描述词人的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11. 好倩洛阳驰誉手:倩,请;洛阳,古代著名的绘画艺术中心;驰誉手,技艺高超的画师。
12. 丹青: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两种主要颜料,红色和青色。这里指画作。
13. 乞与人间作寿星:乞,请求;寿星,星宿名,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这里指祈求自己能够健康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南乡子》,作者是宋代诗人石孝友。词中描绘了梅雪争艳、琴堂贺岁、鹤舞龟寿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词色彩斑斓,富有意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词的开头“梅雪弄芳馨”一句,通过梅雪争艳的意象,为整首词奠定了优美、高雅的基调。梅与雪,一个是春天的使者,一个是冬天的象征,它们在严寒的季节里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使得天地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种景象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饯日迎辰契月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悟。日月的更替,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人们正是在这样的交替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作者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奋进。
紧接着,“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满捧霞觞璨鲤庭”两句,描绘了琴堂之中的人们相互祝贺的场景。这里的人们,无论是弹琴的还是听琴的,都显得端庄优雅,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亲情。
然后,“鹤等更龟龄。八十仙翁醉复醒。”这两句则通过对仙鹤和长寿仙翁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长寿的向往和期盼。鹤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长寿和吉祥,而八十岁的老翁则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不朽。这种描绘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最后,“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乞与人间作寿星。”这两句,作者通过邀请洛阳的画师为自己画一幅画像,希望能够成为人间的寿星。这既是对自己长寿愿望的再次强调,也是对美好愿景的期许。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是宋代词人石孝友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石孝友作为一位宋代的文人,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他,面对时局的动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他在诗词中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寓情于景,反映了其内心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南乡子》一词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末年,金兵入侵,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到了南宋初年,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仍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石孝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他的词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