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标题包含
和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金飇猎猎受降旌,虎帐累累细柳营。 坐屈遐荒三百万,何须掠地与屠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居士,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南宋四贤相之一。 史浩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年仅...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金色的风中飘扬着投降的旗帜, 虎帐林立在纤细的柳树营地。 在远方的三百万百姓屈膝称臣, 又何必去掠夺土地和屠戮城市?
去完善
释义
史浩的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将军英勇善战的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金飙(biāo)猎猎:形容秋风劲猛。飙,疾风。 2. 受降旌(jīng):指接受敌军投降的旗帜。 3. 虎帐:古代军队中将领的营帐,象征军事指挥权力。这里指代军营。 4. 累累:众多的样子。 5. 细柳营:出自西汉周亚夫在细柳布置军队的典故,代表精锐部队。 6. 遐荒:遥远的蛮荒之地。 7. 三百万:泛指众多的敌军。 8. 掠地:侵犯他国领土。 9. 屠城:攻破敌方城市后进行屠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行军作战的情景。“金飙猎猎受降旌”句中“金飙”形容秋风凛冽,“猎猎”形象地描绘出旗帜飘动的状态,展现出部队雄壮的气势。而“虎帐累累细柳营”则是通过比喻暗示军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战局的自信,认为只要有三百万之众就足以震慑敌胆,无需大肆掠夺土地或屠戮百姓。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军事主题,充分展示了诗人宏大的视野和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奉和严公军城早秋》是南宋诗人史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4年,即南宋绍兴二十四年。 在这一时期,史浩已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职位。他经历了靖康之难,见证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一方面受到金国压迫,国土分裂,民生疾苦;另一方面,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异常激烈。史浩身处其中,既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又面临着朝政上的种种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史浩创作了这首《和奉和严公军城早秋》。诗中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形势的忧虑以及对民众生活困苦的关注。通过描绘清晨军城的宁静景象,反映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恢复安宁、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