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岩先生谪广州忽自古杭有书至
十二年前旧师友,书来欲拆泪成行。
几回相忆人千里,往事追思梦一场。
琴剑知辞南国久,干戈尚任北方强。
伤心吾道秋容冷,遥忆师门数仞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二年过去了,旧日的师生朋友们传来书信,准备拆开时泪水不禁流下。多少次回忆彼此在千里之外,那些过去的事就像一场梦。想到知道他已经离开南方很久了,而战争的阴影仍在北方持续。悲伤的是我们的理想在这个秋天里显得如此冷淡,让人想起遥远的老师和学校那高大的围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杭:指杭州,借指故乡。
2. 拆:开,拆开。
3. 千里:形容距离很远。
4. 追思:回忆,回想。
5. 琴剑:弹琴和舞剑,古代文人武事并重,象征学问技艺。
6.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
7. 吾道:我主张的道理或原则。
8. 秋容:秋天的景象。
9. 数仞墙:形容高大的围墙。
去完善
赏析
《怀玉岩先生谪广州忽自古杭有书至》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远方的友人——怀玉岩先生的深厚情谊。首联通过“十二年前”的时间描绘出两人之间的老友情谊,而“书来欲拆泪成行”则表达了诗人收到故人来信时的激动心情。颔联以“几回相忆人千里”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往事追思梦一场”中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颈联中的“琴剑知辞南国久”暗示了朋友流放南方的漫长岁月,而“干戈尚任北方强”则透露出时局的不安定,使得诗人心生忧虑。尾联中的“伤心吾道秋容冷”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对信念的坚守,而“遥忆师门数仞墙”则表达了对朋友的关爱和对往事的回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世事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怀玉岩先生谪广州忽自古杭有书至》,作者为南宋诗人丘葵。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76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国灭亡,蒙古军队席卷江南之际。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的生活颇受战乱影响。据史料记载,丘葵为人忠厚,守节不屈。他对国家忠诚,对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热爱和敬畏之心。然而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他希望为国为民出力;另一方面,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无力。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希望逃避世俗纷扰,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在这段时间里,整个社会氛围压抑沉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担忧。诗人通过书写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这种忧虑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
在诗中,丘葵描绘了古杭州的美好景象,如“古杭州是旧长亭”等句,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通过对友情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在苦难时期对美好过去的向往,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南宋末年的世态民情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