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韩魏王书堂
兰生深谷中,香不为人采。明珠含蚌胎,融曜镇长在。袭来馨满衣,磨琢未曾璀。君子行之常,出处安有改。韩王开此居,山立中𡾋嵬。窈窕二游女,易岁昏有待。柳下学东门,百世人不逮。乃心毋自欺,匪转焉可怠。用之建邦国,所宜烹大鼐。我来追后尘,六逸先驽骀。美人意桃李,德谊见芳茝。瞠若眩吾明,五色腾日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谷里,香气不为世人所知。明珠隐藏在蚌壳内,光芒恒久存在。扑鼻的香气染满了衣裳,但并未被打磨出璀璨的光彩。君子的品行就如这般,无论身处何地都不会改变。韩王开辟了这片居住之地,高山屹立其中。两位窈窕女子在山中游逛,年复一年地等待着黄昏的到来。柳下惠在东门外学习,百代的人都难以达到他的境界。要心怀诚意不自欺,不努力怎能懈怠。用它来建立国家,适合煮鼎烹饪。我紧随其后,追逐前人的脚步,比起六逸之人略显逊色。美人的心如同桃李一般,她的品德和友谊就像芬芳的茝草。我的眼前一片昏暗,五色缤纷如日光般绚丽。
去完善
释义
兰生深谷中,香不为人采:兰,兰花;生,生长;深谷,山谷深处;香,香气;为,被;人,人类;采,采集。这里描述了兰花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其香气无法被人类轻易闻到。
明珠含蚌胎,融曜镇长在:明珠,珍珠;含,包含;蚌胎,蚌的胚胎,比喻珍贵的东西;融,融合;曜,光芒;长,长久;在,存在。这里形容珍珠蕴含在蚌壳之中,其光芒永恒闪耀。
袭来馨满衣,磨琢未曾璀:袭,飘来;馨,芳香;满衣,充满衣服;磨琢,琢磨,指打磨;未,没有;曾,曾经;璀,璀璨。这里描绘了香味扑鼻而来,充盈全身,然而尽管经过磨砺,依然未能使其更加璀璨。
君子行之常,出处安有改:君子,品行高尚的人;行,行动;之,助词,无实义;常,常态;出处,出仕与退隐;安,怎么;有,有;改,改变。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在处世态度上保持常态,无论进退都从容应对。
韩王开此居,山立中𡾋嵬:韩王,即韩魏王,此处指唐代文人韩愈;开,开创;此,这个;居,居所;山立,如山一般坚定;中𡾋嵬,山名,位于今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这里叙述了韩魏王在山中建起书院,表现了他的坚定信念。
窈窕二游女,易岁昏有待:窈窕,美丽优雅的女子;二,两个;游女,游玩的女子;易,交换;岁,时间;昏,黄昏;有待,等待。这里描述了两位美丽优雅的女子在岁月的黄昏时分等待着什么。
柳下学东门,百世人不逮:柳下,柳树之下;学,学习;东门,东边的城门;百,众多;世,时代;人,人类;不逮,不及。这句诗意味着在东门的柳树下学习,千百年来无人能及。
乃心毋自欺,匪转焉可怠:乃,你的;心,内心;毋,不要;自欺,自我欺骗;匪,非;转,改变;焉,哪里;可,可以;怠,懈怠。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要轻易妥协或放弃。
用之建邦国,所宜烹大鼐:用,使用;之,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美德;建,建立;邦国,国家;所,所当;宜,应该;烹,烹饪;大鼐,大鼎,比喻治国之道。这里表达了将这些美德用于建设国家,如同烹饪大鼎一样。
我来追后尘,六逸先驽骀:我,诗人自己;来,来到;追,追赶;后尘,前人留下的足迹;六逸,指唐代文人杜甫、李白等六位才子;先,先行;驽骀,劣马,比喻才能平庸的人。这句诗表示诗人努力追随前人的脚步,希望成为像六逸那样的才子。
美人意桃李,德谊见芳茝:美人,美好的人,此处指贤才;意,意愿;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学生;德谊,品德和道义;见,显现;芳茝,芳草,比喻美好的事物。这句诗意味着贤才们的意愿如同桃李般绽放,他们的品德和道义如同芳草般芬芳。
瞠若眩吾明,五色腾日采:瞠,瞪大眼睛;若,好像;眩,眩晕;吾,我;明,视力;五色,五种颜色,此处指各种色彩;腾,升起;日采,阳光。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目不暇接的感受,仿佛看到五彩斑斓的光芒在阳光下升腾。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韩魏王高尚品质的诗。诗人以兰花、明珠等比喻,表达了韩魏王的才德犹如深藏山谷的兰花和含珠之蚌,虽然无人知晓,但光芒依然闪耀。同时,诗人也强调韩魏王的学习精神,如同柳下学和东门的例子,即使经过时间的流逝,他的品德依然让人敬仰。
诗中还提到,韩魏王的开居之地山立中𡾋嵬,意味着他的地位崇高,同时也有窈窕的二游女易岁昏有待,暗示了韩魏王的感情生活也并不如意。然而,他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定,不断地学习,为国家建功立业。
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韩魏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示自己追随其后的决心。他用美人意桃李和德谊见芳茝来形容韩魏王的品质,并表示自己愿意成为他的学生,向他学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季宣的《游韩魏王书堂》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局面。而薛季宣则是南宋著名的文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特殊时期,薛季宣虽然身为士人,但他的生活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是清苦。他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生计四处奔波,这使得薛季宣早早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反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发奋读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在薛季宣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北方领土的控制,政治腐朽,民生疾苦。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感到痛心疾首,他们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希望以文字的力量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薛季宣也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
《游韩魏王书堂》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诗中,薛季宣通过对韩魏王书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古人勤学精神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既体现了薛季宣的个人遭遇,又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整体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