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
赫日光中强作主,忽然霹雳声中死。
仰观不见太虚空,俯视分明无寸土。
跨瞎驴,追猛虎,百战场中有文武。
老来信手斫方圆,从教人笑无规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强烈的阳光下勉强扮演主角,突然在雷霆声中失去生命。
抬头看不见辽阔的天空,低头细看没有一寸土地。
跨越瞎眼的驴子,追逐迅猛的老虎,百战的沙场里有文才和武艺。
老年时信手挥刀成方圆,任凭别人嘲笑没有规则。
去完善
释义
1. 赫日光中:赫,显赫,比喻光彩照人的事物;日光,太阳发出的光,这里指明亮的光线。赫日光中,即在一些明显、耀眼的事物中间。
2. 霹雳:指的是雷声或者闪电。
3. 太虚空:就是天空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无边无际的宇宙。
4. 跨瞎驴,追猛虎:瞎驴,指看不清真相的人;猛虎,象征有强烈威胁的人或事。这句话表达的是在险恶的环境中奋勇前进的状态。
5. 文武:文,文人,智谋之人;武,勇士,勇敢之人。这句是讲各种人才共聚一堂。
6. 信手:随意地,不假思索地。
7. 斫:古代一种砍伐木柴的方法。
8. 无规矩:没有固定的法则或规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无规矩》是宋代诗人释慧空的一首寓言诗。诗中描述了在一个看似混乱的世界中,人们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首句“赫日光中强作主”,描绘出在强烈的阳光下,人们在努力地争取主导权。然而,这种争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如第二句所说:“忽然霹雳声中死”。这句诗形象地展示了竞争的残酷性,揭示了生命瞬间即逝的现实。
接下来的两句,“仰观不见太虚空,俯视分明无寸土”,则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反思。虽然竞争激烈,但到头来,人们并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价值,反而陷入了迷茫和空虚。这两句诗通过对空间的无限与土地的稀缺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存在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接下来,“跨瞎驴,追猛虎,百战场中有文武”,又回到现实世界的场景,描绘了一幅激烈的竞争画面。在这里,“瞎驴”和“猛虎”象征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文武”则代表智慧和勇气。这三句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两句,“老来信手斫方圆,从教人笑无规矩”,则是诗人的一种超越世俗的态度。诗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遵循固定的规则和模式,而在于勇敢地追求真实的自我。即使这在别人看来是无序的、混乱的,也要坚定地走下去。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也是对自我的坚定信仰。
总之,这首《无规矩》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竞争中的挣扎和追求,以及对真实自我的坚持和信念。这首诗既有哲理性的思考,又有生动的形象描绘,使人在欣赏其艺术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规矩》是南宋时期诗人释慧空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此时南宋社会相对安定,但政治斗争不断,民生问题突出。释慧空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社会的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人生际遇方面,释慧空自幼出家,四处云游参学,亲近名师,勤于修习禅定和经论,成为一代宗师。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同时又关注民生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在时代背景方面,嘉定年间,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由于政治腐败、军事软弱,局势依然动荡不安。蒙古势力逐渐崛起,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国内,农民起义频发,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释慧空以诗歌为武器,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表达出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之心。
综上所述,《无规矩》这首五言诗是在南宋嘉定年间,释慧空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佛学修养为基础,结合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