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瓜

标题包含
西瓜
多自淮乡得,天然碧玉团。 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 清敌炎威退,凉生酒量宽。 东门无此种,雪片簇冰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逢(1893年-1975年),原名顾国昌,字梦飞,号静庵。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顾逢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轻时曾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专业,期间对书法和篆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部分源自江淮地区,如同天然的翡翠般。 切开它可以看到晶莹的肉质,咀嚼起来牙齿感到清凉。 其清爽可抵挡炎热,喝着带有它的酒感觉特别舒畅。 京城的东门口没有这个品种,它就像雪花堆积而成的冰盘一样美丽。
去完善
释义
1. 淮乡:淮河一带的地区,这里指中国中东部地区。 2. 碧玉团:形容西瓜的颜色和形状,绿色的皮肉像一块玉石。 3. 破:切开。 4. 肌体莹:形容西瓜的果肉晶莹剔透。 5. 清敌炎威退:吃西瓜能够抵抗炎热。 6. 凉生酒量宽:吃西瓜能增加酒量。 7. 东门:这里是虚指,泛指市场。 8. 雪片簇冰盘:形容西瓜外皮的白霜覆盖在冰盘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西瓜》,是一首描绘夏日消暑水果的佳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西瓜画面。 首先,诗人提到“多自淮乡得”,强调了西瓜的主要产地是淮河地区,暗示了西瓜与炎炎夏日之间的紧密联系。接下来,诗人以“天然碧玉团”来形容西瓜的外观,将西瓜比作天然的碧玉,形象地展现了其翠绿的颜色和圆润的形状。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吃西瓜时的感受,进一步刻画了西瓜的特点。“破来肌体莹”是说切开西瓜后,可以看到其晶莹剔透的果肉;“嚼处齿牙寒”则表达了吃西瓜时,牙齿感受到的清凉快感。这两句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盛夏时节,品尝着可口的西瓜。 此外,诗人还通过“清敌炎威退”和“凉生酒量宽”,表达了对西瓜消暑功能的赞美。西瓜不仅有助于缓解夏日的炎热,还能让人在凉爽的感觉中增进酒量,充分展示了西瓜在消暑解渴方面的作用。 最后,诗人以“东门无此种,雪片簇冰盘”作结,强调了自己所在地区的西瓜品质不如淮河地区的优质,从而更突显出淮河西瓜的美味。这首诗通过对西瓜的细腻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炎炎夏日中的一份清凉与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瓜》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世纪左右。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水利灌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瓜果蔬菜等作物产量大增。西瓜作为夏日消暑的佳品,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 顾逢,生卒年不详,他是南宋的一位平民诗人,生活于江南地区。他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低,以务农为生,但他热爱诗歌创作,留下了许多描绘田园风光和百姓生活的诗篇。他的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受到后世的好评。 在《西瓜》这首诗中,顾逢通过对西瓜的描绘,表达了对夏季清凉美味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西瓜比作一个绿衣使者,寓意着它在炎炎夏日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同时,他还通过对西瓜形状、色泽和味道的描述,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