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阎二游洞霄
洞天三十六,大涤景犹希。
楼阁仙人宅,云霞羽士衣。
风号松虎啸,雨卷瀑龙飞。
捣药禽犹在,时闻出翠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洞有三十六个,大涤山景色尤为让人向往。
仙人的楼阁住宅,穿著著羽毛衣服的人乘云驾雾。
风吹过松树犹如老虎咆哮,瀑布在雨中翻腾犹如飞龙在天。
这里依然有捣药的鸟,不时从翠绿的山林中传来其鸣叫声。
去完善
释义
《送徐阎二游洞霄》顾逢
1. 洞天: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此处泛指道家仙境。
2. 大涤:即大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部的临平街道境内。为道教圣地之一。
3. 景犹希:景象非常罕见、奇特。犹,依然;希,稀少。
4. 楼阁:此处的楼阁指的是神仙居所的楼台亭阁。
5. 仙人:对神仙的尊称。
6. 云霞:云彩。在此借指仙人的道袍。
7. 羽士:道士之别称。
8. 风号松虎啸: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音如同虎啸。
9. 雨卷瀑龙飞:雨水汇聚形成瀑布,如同神龙腾飞。
10. 捣药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能吞吐云雾,擅于捣制长生不老药。
11. 翠微:青翠的山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徐、阎二友同游洞霄山的情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洞霄山的美景图:仙人的楼阁,云霓羽衣的道人,呼啸的风声,松涛阵阵,倾泻的瀑布,犹如飞龙翻腾;更有那捣药的灵禽,不时从翠微之中传来声音。全诗色彩斑斓,意象纷繁,既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又富有诗情画意,使人仿佛置身于洞霄仙境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徐阎二游洞霄》是南宋诗人顾逢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南宋中叶,国家内外交困,战乱不断。顾逢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关注时事,关心民生,以诗歌记录现实生活。
在这一特殊时期,顾逢与友人徐阎二一同出游,前往洞霄山游览。洞霄山位于浙江德清县境内,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山。在这次出游中,顾逢写下了这首《送徐阎二游洞霄》,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山水风光的赞美。
顾逢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处在他人生的低谷期。他在官场不得意,屡试不第,家庭也不幸。然而,正是这种困苦的生活经历,让他更加珍惜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也让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