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木郎祈雨咒

标题包含
木郎祈雨咒
干晶瑶辉玉池东,盟威圣者命青童。 掷火万里坎震宫,雨骑迅发来太蒙。 木郎太乙三山雄,霹雳破石泉源通。 神震巽土皓灵翁,猛马四张㘞火冲。 流精鬰光奔祝融,巨神泰华登云中。 墨旛皂纛扬虚空,掩曦蒸雨屯云浓。 阏伯撼动昆仑峰,幽灵翻海玄溟同。 冯夷鼓舞长呼风,蓬莱弱水兴都功。 龙鹰捷疾先御凶,朱发巨翅双目彤。 雷电吐毒驱五龙,四溟叆叇罗阴容。 一声四海改昏蒙,雨阵所至川流洪。 金光流精斩旱虹,洞阳幽灵召丰隆。 玉雷浩师变崆峒,虚皇泰华扫妖爞。 群梁玄黄号前锋,祠泉恣蜃威天公。 㘞火律令翻穹窿,鞭击妖魅驱蛇虫。 勾娄吉利炎赫踪,登僧泽颐悉听从。 织女四哥心公忠,辅我救旱助勋隆。 赤鸡紫鹅飞无穷,摄虐缚祟送北酆。 敕紫虚元君降摄,急急如火铃大帅律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东方玉池边,盟威圣者召唤着青童。 火焰抛掷到万里之外的坎震宫,瞬间破灭,犹如雷霆万钧。 骑着骏马的木郎、太乙和强大的三座仙山,共同破开障碍,如同闪电劈开岩石,泉水涌流。 神力震撼着大地,皓灵翁是一位英勇的老翁,他驾驭着四匹矫健的马,气势磅礴。 祝融之神精神焕发,犹如银河落九天;巨大的神祇泰华登上云端,宛如仙境。 空中扬起黑色的旗帜,仿佛遮住了阳光,催生出无尽的雨云。 而帝尧震撼了昆仑山峰,其幽灵使得大海与混沌一同翻滚。 河伯冯夷在水中欢笑,鼓动着浪花,卷起了狂风,让人联想到蓬莱弱水和都功海市。 龙鹰迅速掠过,准备抵御邪恶;他们红色的头发、巨大的翅膀,以及闪亮的双眼无一不流露出神秘与勇猛。 雷电划过天空,喷发出恐怖的光芒,驱赶五龙的同时亦展现出恐怖之相。 一声怒吼响彻四海,四海为之昏暗;雨水倾盆而下,百川尽皆奔流。 金色光芒照亮天际,宛如干旱中的彩虹被一刀砍断;地下的亡魂被唤起,丰隆之神招摇而过。 玉雷浩荡改变着崆峒之境,虚皇泰华清扫了所有的妖邪之气。 一群黑黄色的神祇被称为前锋部队,他们尽情地在祠泉旁展示自己的威风,与天地共鸣。 一声令下,他们的火力穿透苍穹,驱逐妖魅与蛇虫。 句娄吉利展现着他的强大足迹,众生们无不遵从他的旨意。 织女和她的四个哥哥,始终如一地关注着民众的困苦,辅助我们战胜旱灾,立下了赫赫战功。 炽热的红鸡与紫天鹅翱翔在无尽的天际,捕获了众多的恶魔与邪祟,将他们送至北方的酆都。 最后,请紫虚元君降临人间,执行紧急任务,就像火铃大帅律令一样急迫。
去完善
释义
1. 干晶:无波纹的平静水面。这里可能指的是晴天时的湖面或池塘。 2. 瑶辉:指瑶池,神话传说中位于天上的仙池。 3. 盟威:即“碧落盟威”,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用以祈雨求福。 4. 青童:指神仙中的童子。这里的“青童”可能是指某个有地位的神仙使者。 5. 坎震宫:是中国古代术数中的方位,坎代表北方,震代表东方。这里是说木郎在东方迅速降临。 6. 木郎:指木星,又称太岁,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 7. 太乙:也称太一,道教的最高神祇,统治宇宙万物的本原。这里可能借指天神之力。 8. 三山:泛指道教仙境的三神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 9. 霹雳破石泉源通:这句描绘了雷电劈开岩石,泉水涌出的场景。 10. 神震巽土:分别对应中国古代的八卦之一,代表了不同的自然力量和精神气质。 11. 皓灵翁:指寿星,是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信奉的神仙之一。 12. 猛马四张:形容气势宏大,力量迅猛。 13. 流精:是指从星辰散发的光芒。 14. 郁光:光华四溢的景象。 15. 祝融:中国神话中的火神。 16. 巨神泰华:此处可能指的是泰华山的神明。 17. 墨旛皂纛:黑旗和白旗,在古代象征风雨和战争。 18. 阏伯:又称“雨师”,是传说中的雨神。 19. 冯夷:又称河伯,是黄河的水神。 20. 蓬莱弱水:都是神话中的神秘水域。 21. 都功:汉代对郡守的尊称。这里可能是在比喻有影响力的神仙。 22. 龙鹰:是一种结合了龙和鹰特性的神兽。 23. 五龙:相传为河神的五个儿子,常常被用来象征降雨。 24. 四溟:指海洋。 25. 靉靆:形容云雾浓郁的样子。 26. 金光流精斩旱虹:描述用强大的光芒驱散旱灾带来的不良现象。 27. 洞阳:即地心,是古人认为的阴阳交汇之处。 28. 幽灵:指掌管水的神秘生物。 29.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30. 玉雷浩师:指某位道教法师。 31. 崆峒:在中国的甘肃省。这里可能代指某个地区。 32. 虚皇:指元始天尊,道教的最高神祇。 33. 群梁玄黄号前锋:形容各路神仙引领在前。 34. 祠泉恣蜃威天公:形容利用神秘的力量使天地间充满威严。 35. 澒穹窿:表示天空高远无垠。 36. 鞭击妖魅驱蛇虫:形容击败邪恶势力,驱除害虫。 37. 勾娄吉利炎赫踪:无法确定具体含义,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景象。 38. 登僧泽颐悉听从:这里的“登僧”似乎是一个误写,实际应该是“澄僧”,指净化心灵的高僧。 39. 织女四哥心公忠:指的是为天庭做事的神仙们公正无私。 40. 摄虐缚祟送北酆:描述捕捉邪恶的灵魂并送至北方的冥界。 41. 敕紫虚元君降摄:祈求紫虚元君降下法力。 42. 火铃大帅律令:火铃是道教中的一种神器,通常用于祈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祈求降雨场景的诗词,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人物的描绘,表达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人类的关爱。整首诗气势磅礴,充满了想象力和生动形象的画面感。 首先,诗人以“干晶瑶辉玉池东”开篇,营造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神仙世界。接着,通过描述青童、木郎太乙、霹雳破石泉源通等神明的力量,表现出他们为了拯救干旱而积极行动的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神震巽土、墨旛皂纛、流精郁光等意象,展现出祈求降雨过程中的壮观场面。 此外,诗人还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幽灵翻海玄溟同”、“冯夷鼓舞长呼风”、“雷电吐毒驱五龙”等,使诗歌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最后,诗人以“敕紫虚元君降摄,急急如火铃大帅律令”结尾,表达了希望神灵显灵、拯救干旱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郎祈雨咒》是南宋诗人白玉蟾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农民起义的爆发和蒙古帝国的崛起。 白玉蟾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原本是一个儒生,后来因科举不第而转向道教修行。他在道教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一位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道教信仰的坚定和对世俗世界的超脱。 在《木郎祈雨咒》中,白玉蟾描绘了一幅农民祈求降雨的画面。当时,由于长期的干旱,农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祈求神灵赐予雨水,以解救他们的苦难。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农民生活的不易和道教信仰在民间的影响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