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 丽人行

标题包含
杂曲歌辞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駞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丝络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些贵妇人的权势炙手可热,无人能及,但请务必小心,不要贸然靠近,以免惹怒那位位高权重的丞相。
去完善
释义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极大;丞相:指杨国忠。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丽人”为主线,通过对服饰、饮食、排场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唐代贵族阶层极度奢侈的生活场景。开篇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三月三日”是传统节日,人们常外出踏青游赏,因此引出“长安水边”的热闹景象。接着,作者用大量笔墨描摹丽人们的容貌、装束以及宴会的豪华陈设,语言瑰丽工整,画面感极强。 下半部分逐渐转向隐晦的讽刺,特别是提到“丞相嗔”,暗示杨氏家族的骄纵跋扈已到了令人畏惧的地步。最后两句更是直接揭露了这种权力的危险性,提醒读者保持距离。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又有思想上的深度,堪称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正值开元盛世的尾声。杜甫时年约三十岁,在长安求仕期间目睹了杨贵妃家族奢华生活的真实场景。当时杨贵妃得宠,其兄妹经常在曲江池畔游宴,极尽奢靡。诗人以现实主义笔法,通过描绘三月三上巳节这天,杨氏兄妹在长安水边游玩的盛况,展现了大唐贵族奢靡浮华的生活图景,同时暗含讽喻之意。诗中"虢国"和"秦国"指代杨贵妃的两位姐姐,她们因贵妃得宠而获封号。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