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华阳窝辞 篮舆柴车
柴桑虽寂寥兮亦扶疎,不孤吾烓兮吾车。
纸笔梨枣兮物计,有酒兮聊可与娱。
洲寒兮桑落,久阻修兮江淮惨其如昨。
鹤怨兮猿悲,灌卉宿莽兮无依。
湓城倘可以且泊兮,庐山未趣夫来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柴桑寂静而枝叶繁茂,我的车与炉火相伴不相孤独。
纸张、笔、梨和枣这些物品让人计算日子,但唯有酒水能聊以自娱。
沙洲寒冷,桑叶凋落,长久以来的阻碍如同昨天般清晰。
仙鹤哀鸣,猿猴悲哭,花草树木失去了依靠。
或许在湓城我可以暂时停泊,庐山却始终令人向往回归。
去完善
释义
1. 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这里代指栗里华阳窝所在地。
2. 扶疎:繁茂的样子。
3. 烓:小灶,这里引申为简陋的生活条件。
4. 纸笔梨枣:写作工具,梨枣即梨树的果实,古人用梨枣制作墨条。
5. 洲寒兮桑落:指秋季来临,寒冷袭来,桑叶凋落。
6. 久阻修兮江淮惨其如昨:长时间未能探访家乡,江淮地区的情况仍像昨天一样熟悉。
7. 鹤怨兮猿悲:借用古诗中的意象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8. 灌卉宿莽兮无依:花卉和宿莽(一种草)在无人照料下生长,暗示作者漂泊在外的生活。
9. 湓城: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这里代指庐山附近的城镇。
10. 庐山未趣夫来归:庐山尚未召唤我回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质在栗里华阳窝的生活情景和心境。首句“柴桑虽寂寥兮亦扶疎”,通过描述柴桑的寂寥与扶疏,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虽然寂静但仍有生机。接下来“不孤吾烓兮吾车”,表达了诗人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都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随后“纸笔梨枣兮物计,有酒兮聊可与娱”,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物品和娱乐活动,即写作、饮酒等。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接着“洲寒兮桑落,久阻修兮江淮惨其如昨”,通过描述江洲的寒冷和桑树的凋落,表现了自然界的萧瑟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
紧接着“鹤怨兮猿悲,灌卉宿莽兮无依”,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孤独感,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湓城倘可以且泊兮,庐山未趣夫来归”,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暂时在湓城停留,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庐山的愿望。这既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栗里华阳窝辞 篮舆柴车》是南宋著名文人王质在晚年时期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诗人自身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值南宋末年,国家内外交困,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在目睹了朝政腐败和社会乱象后,对功名事业失去了兴趣。此时,他已经退居林下,过着隐居生活,致力于文学创作。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田园生活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也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和民众的命运。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治腐败,军事虚弱,面临着金、蒙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严重威胁。此外,由于科举制度的弊端,许多士人热衷功名,追逐权贵,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选择隐逸,以逃避现实的纷扰。而诗人王质正是其中之一,他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坚守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