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尚书彻豆用《熙安》。

标题包含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尚书彻豆用《熙安》。
兰豆既升,簠簋既登。礼备俎实,飨贵牲𦞪。时乃告彻,器用毕兴。祚我皇基,介福是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可能存在误解。"郊庙朝会歌辞"并非指某个人,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赞美皇帝在郊庙(即皇家祭祀场所)举行的朝会仪式。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由朝廷官员创作,用于歌颂皇帝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兰花和豆子已经上了桌,盛放食物的容器也已经摆好。礼仪完备,准备好要祭祀的肉食。时间到了就撤去食物,各种餐具也都使用了。祝愿我们的皇位根基稳固,这样的福气我们是应该得到的。
去完善
释义
兰豆:古代祭祀用的香草,用来比喻祭品的美善。这里指代祭品。 簠簋:古代祭祀用的两种容器,分别用于盛放稻米和黍稷。这里指代祭祀的器皿。 礼备:礼仪完备。 俎实:祭祀用的肉。 飨贵牲𦞪:享受高贵的牺牲。这里的“𦞪”是古代祭祀用的动物。 时乃告彻:意思是时机成熟时便宣布撤去祭品。 器用:祭器和其他器物。 毕兴:全部兴起,这里是说将祭品摆放好。 祚:赐福,保佑。 皇基:皇帝的基业。 介福:大福。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尚书彻豆用《熙安》。》中,诗人以祭礼为题材,表达了对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期许。诗中的"兰豆既升,簠簋既登"描述了祭祀过程中摆放食物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礼仪的尊重和对神明的敬畏。接着,“礼备俎实,飨贵牲𦞪”则表达了祭品丰盛以及诗人对仪式庄重的看法。 随后,"时乃告彻,器用毕兴"意味着祭祀即将结束,器皿将再度发挥作用,象征著国泰民安的时刻即将到来。最后的"祚我皇基,介福是膺"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愿皇室基业更加巩固,愿人民受到庇佑,共享福祉。 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优美,彰显了诗人对礼仪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尚书彻豆用《熙安》。》这首古诗是南宋著名文人杨万里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年间(1195-1224年),此时中国正处于金、南宋对峙的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杨万里的人生际遇丰富多样。他曾担任国子博士、太常丞等职,后又被贬谪为建康府通判。在宁宗即位后,他重新被起用,担任秘书少监、礼部侍郎等要职,参与了国家许多重大的礼仪活动。他的诗才横溢,为国家祭祀活动创作了许多出色的歌词。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内外交困。宁宗皇帝为了巩固统治,大力推行儒家教化,加强国家礼仪制度的建设。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杨万里以其深厚的儒家修养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创作了《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尚书彻豆用《熙安》》等一系列壮丽的郊庙朝会歌辞,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礼仪制度的尊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