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
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绿水潋滟,我顾影自怜逗弄着水面的波光粼粼。夕阳西下,华山之巅依旧耸立,就算山高水长,又奈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南:这里指长江以南地区,地理范围广泛,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地。
2. 渌水:清澈的水。
3.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
4. 逗:引起,挑逗。
5. 轻波:微波荡漾的江水。
6. 落日: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刻。
7. 秦云:陕西一带的天空。
8. 山高:形容山峰险峻。
9. 奈若何:奈何,有什么办法呢?表示无法解决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词,诗人在此以白鹭为主题,通过对其生活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首先诗人用“江南渌水多”来概括了江南地区的特点,突出了江水清澈、绿色满眼的景象,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诗句做好了铺垫。接着,他以“顾影逗轻波”来形容白鹭在水边嬉戏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白鹭在绿水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顾影”不仅表现了白鹭在水中照影的情趣,还传达出它对周围环境充满自信的神情。而“逗轻波”则进一步凸显了白鹭与水相互映衬的美妙画面。
随后,“落日秦云里”中的“落日”与“秦云”不仅勾勒出了广阔的自然景观,还营造出一种安静宁谧的氛围,使其与前面的江南水乡形成鲜明对比。在此背景下,“山高奈若何”转而表达了诗人对身处困境时的达观态度。这里的“山高”暗示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挑战,而“奈若何”则表现了他面对困难时所持有的从容不迫和无所畏惧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白鹭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表达了他面对困境时乐观向上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鹭》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白鹭优美、高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值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712-756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然而,这个时期的唐朝也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阶级分化等。这些问题使得一些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感到失望和忧虑。
在这个背景下,李嘉祐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白鹭》中通过对白鹭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纯洁和高尚的追求。这种追求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白鹭》这首诗歌是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它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