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标题包含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号秋崖,南宋诗人。他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只知他是金华人,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相交甚厚。 李郢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擅长写山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头上,寺庙旁的石楠树在春天里焕发生机,山脚下清明节时的烟火显得格外新鲜。这样的日子,有多少人来礼佛参禅,又有谁因为心中牵挂而留恋禅院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头兰若:山头的寺庙。 2. 石楠春:形容春天的石楠树。 3. 山下清明烟火新:指清明节时,山下的祭祀活动。 4. 穷:尽,这里是全部的意思。 5. 礼禅客:参拜寺庙的客人。 6. 归心:指回家的念头。 7. 恋禅人:留恋佛教修行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的景物和氛围,以及诗人对于禅宗人生的思考。在诗中,“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两句描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山头上兰花盛开、石楠吐绿,山下的清明扫墓活动热火朝天。这种景象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也寓示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怀念。 接下来,“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者的敬仰之情。在这里,“礼禅客”是指参禅悟道的信徒,他们以虔诚之心来礼拜禅师;而“恋禅人”则是那些真正理解并热爱禅宗生活的人。诗人以此提问,表明他对禅宗精神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禅宗修行的真谛——并非仅仅局限于表面的仪式,而是要真正做到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清明日题一公禅室》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世纪左右。李郢(约807-860年)是晚唐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情和佛教禅意。 在唐朝晚期,中国历经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社会动荡,家国山河破碎,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李郢远离官场,寄情山水,把禅宗思想融入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对人生、自然、命运的深刻思考。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清明节的描绘,抒发了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以禅宗思想为引导,表达了超越生死、忘却烦恼的超脱境界。这种心境与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