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六月十四夜独坐无喧阁

标题包含
六月十四夜独坐无喧阁
凭栏无事此时情,一阕欣闻欵乃声。 归去夜阑谁管领,付他风月自清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倚靠栏杆无所事事时,我愉悦地听到了一阵舒缓的歌声。夜晚来临时,谁能负责掌管这份宁静?就把它交给风和月,让它们自行呈现出一份清静明亮吧。
去完善
释义
"六月十四夜独坐无喧阁":这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一首五言诗。标题中的“无喧阁”是诗人的书房名,意为没有喧嚣的地方,表现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凭栏无事此时情":这里的“凭栏”指的是依靠在栏杆上,“无事”表示没有事情可以做。这句诗句的意思是诗人靠在栏杆上,此时的心情十分平静。 "一阕欣闻欵乃声":这里的“一阕”是指一整首曲子,"欣闻"表示喜悦地听到,"欵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渔歌,用以表现渔民捕鱼时的场景。这句诗句的意思是诗人高兴地听到一首渔歌。 "归去夜阑谁管领":这里的“归去”是指回到书房,“夜阑”指深夜,"谁管领"表示谁在负责管理。这句诗句的意思是诗人深夜回到书房,感叹究竟是谁在负责管理这些事情。 "付他风月自清明":这里的“付他”是让他或它的意思,“风月”是指风和月两种自然现象,"自清明"表示自然而然地明亮清晰。这句诗句的意思是诗人将这一切都交给风和月这种自然景象,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六月十四夜独坐无喧阁》表达了作者在月色下的宁静与超脱。"凭栏无事此时情"描绘了诗人站在栏杆前,思绪平静,心境愉悦。接下来的"一阕欣闻欵乃声",通过"欣闻"的听觉描述,展示了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下,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声音,这一声音可能是水声、风声、虫鸣等。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归去夜阑谁管领”表达出夜色渐深时的孤独,流露出诗人对独立夜的深刻感受。尾联以“付他风月自清明”收尾,使整首诗意境升华,传达出诗人顺应自然,不为人世纷扰所困的超然心态。此句中的“付他”有将一切交给自然的意味,即让风和水自我展示它们的清白和明晰。 这首诗以月色下的凭栏独行为线索,描绘出诗人在寂静夜晚的感受,并展现了他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月十四夜独坐无喧阁》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蒙古帝国对南宋的进攻日益猛烈,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陈文蔚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对这个时代充满了忧虑和悲愤。他的人生际遇也颇富波折,曾一度受到朝廷的重用,但因为直言不讳地指出时弊,遭到排挤,被迫辞官回乡。 在这样一个充满动荡和压抑的时代背景下,陈文蔚选择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独自一人登上无喧阁,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这首诗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