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后二夕陪赵连州饮荷香亭次连州韵

标题包含
中秋后二夕陪赵连州饮荷香亭次连州韵
使君今宵有高会,天为好事收滂沱。 厌将歌舞竞时好,只有风月为诗魔。 此际主劝客尽醉,何日弟和兄且歌。 台高林影散满地,不饮奈此清光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官今晚有个盛大的聚会,老天为了助兴收起了大雨滂沱。 不再参与那些追逐时髦的歌舞,只愿与这美好的月夜一起作诗抒情。 此刻主人邀请大家尽情畅饮,不知何时弟弟和哥哥也能一同欢歌。 看那高台之上树影婆娑洒满大地,不喝尽这杯中之酒,如何对得起这美丽的月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赵连州:人名,生平未详。此处指陈诗唱和的友人。 2. 荷香亭:陈诗提到的地点,位于中秋后的夜晚。 3. 使君:古代官职名称,这里用于尊称赵连州。 4. 高会:高档的聚会或盛宴。 5. 天为好事收滂沱:指天气突然转好,雨停云散。 6. 时好:时尚的美好事物。 7. 诗魔:诗歌的魅力,这里引申为文雅的意境。 8. 主劝客尽醉:主人劝客人尽量畅饮直至尽兴。 9. 何日弟和兄且歌:何时能再次一起唱歌庆祝。 10. 台高林影散满地:亭台高处的树荫映在地上,形容氛围优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中秋后的一个夜晚,作者在荷香亭陪同赵连州共同赏月的情景。首联点明这次聚会是受到上天的眷顾,中秋后的第二天便雨过天晴,因此成为了一次美好的高会。颔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厌恶那种以歌舞争夺时好,崇尚自然风月和诗意的心境。颈联则表现出作者与赵连州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尾联借助台高林影的景物描绘,传达出在如此美景下若不饮酒作乐实在辜负了这大好时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中秋后二夕陪赵连州饮荷香亭次连州韵》,作者为宋代诗人陈文蔚。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这个时期,赵连州(名赵蕃)是作者的知己和朋友,两人在政治上有着共同的抱负和理想。然而,当时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内部政治腐败,外部金兵压境,导致民生疾苦、社会动荡。因此,他们借饮酒畅谈,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者创作了这首诗。诗中以“中秋”为题,表达了团圆的主题;以“陪赵连州饮荷香亭”为背景,展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最后以“次连州韵”为形式,传达了共同关注国家命运的心声。整首诗既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又有真挚的友情抒发,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