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一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扬的边塞歌声连绵不断,大雁在天空中翱翔,牧马成群结队,在绿色的边塞草原上嘶鸣。
去完善
释义
燕歌:指代北方边塞地区的歌曲;塞鸿:边塞上空飞翔的大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动感的边塞生活画卷。前两句“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刻画了士兵们紧张有序的日常生活,他们不仅擅长战斗,也善于狩猎,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后两句“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边塞风光图。诗歌整体节奏明快,语言简练,既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辛劳,又体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丽,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李益处于藩镇割据、边塞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一生多次往返边塞,对边疆生活有着深切体会。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反映了边地部落的日常生活与戍边之景,展现了边塞的苍茫壮阔以及戍边者的情怀,他们既有着保家卫国的豪情,又难免有思乡念亲的柔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