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首 其八
菩提妙心作么发,日应万机元不差。
回首瞥然轻觑著,大千沙界是皇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菩提妙心作么发,日应万机元不差。回首瞥然轻觑著,大千沙界是皇家。
译文:巧妙领悟菩提之心,每天都能应对各种纷繁事务而不出差错。回顾过去,一切都是那么轻松应对,整个世界就像是一个繁华的皇宫。
去完善
释义
1. 菩提:佛教术语,指觉悟、智慧的意思。这里代指佛教教义或佛法。
2. 妙心:微妙之心,这里表示领悟佛法的感悟。
3. 日应万机:形容佛陀每日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4. 元不差:即“原不差”,意为始终保持准确无误。
5. 回首瞥然:回头一看的瞬间。
6. 轻觑着:轻视看待。
7. 大千沙界:佛教用语,指的是广大的世界,指整个世界。
8. 皇家:此处指佛家,即佛教的核心教义及精神家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十首 其八》是宋朝诗僧释昙密的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诗歌。诗人以“菩提妙心”为主题,揭示了禅宗智慧的要旨。
首句“菩提妙心作么发”,提出一个问题:菩提妙心是如何生发出来的?这里的“菩提”指的是佛教中的智慧和觉悟,而“妙心”则是一种微妙的、超越世俗的思考。诗人通过提问引导读者思考禅宗智慧的来源和生发过程。
次句“日应万机元不差”,描述了禅宗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各种事情时,始终保持正念的状态。这里用“日应万机”来形容禅宗修行者日常修行的繁忙景象,而“元不差”则表达了在这种繁忙中,修行者依然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对事物的准确判断。
第三句“回首瞥然轻觑著”,暗示了禅宗修行者在面对事物时,应该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回首瞥然”意味着在经历过世事沧桑之后,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回望过去;而“轻觑著”则表示在回顾的过程中,要对事物有清晰的认识,但又不能过于执着。这种超脱的心态正是禅宗修行者的精神境界。
末句“大千沙界是皇家”,是对禅宗修行者心境的进一步描绘。“大千沙界”是指广阔无垠的世界,而“皇家”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这句诗意味着,对于禅宗修行者来说,整个世界都如同他们的家园一样,他们能够在其中自由地行走,无所畏惧。这是一种对禅宗修行者胸怀和境界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十首 其八》是宋代禅宗僧侣释昙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禅定的独特见解。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间的宋朝,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昙密正处于一个安定而虔诚的禅修生活中。他曾在禅宗寺院长年修行,对禅宗的经典和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他也受到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对文学和艺术有一定的修养。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宋朝的佛教发展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禅宗大师,如五祖山法演、云门宗宏智正觉等。他们的禅学思想对释昙密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禅宗理念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