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十首 其五

标题包含
偈颂十首 其五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半夜虚空揣出骨。 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 阿呵呵,咄咄咄。 拶倒门前大案山,搏风放出辽天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就是佛,而非内心则非佛。 既非心意也非佛陀,亦非物质,它如同夜空中突然现身的骨头。 仔细揣摩也难以描绘其形态,请问各位这是什么东西? 呵呵呵,啊哈哈。 推倒门前的大山,凌风翱翔,如同一只搏击长空的鹘鸟。
去完善
释义
"偈颂十首 其五"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僧人释昙密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诗句的注释: 1.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这是佛教禅宗的一种思想观念,认为人的心性就是佛性,而并非在心之外另有佛存在。 2.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这里表达了超越世俗观念的思想,强调一切都在心性之中,而不是心外之物。 3. 半夜虚空揣出骨:这句话描绘了在半夜时分,从虚空中生出一个生物的形象。这里的“揣出骨”可能指一种神秘的生物或现象。 4. 十分描摸画难成:形容事物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5. 试问诸人是何物:这句话是诗人对读者的提问,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本质和真实的存在。 6. 阿呵呵,咄咄咄:这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和对世俗的观念的否定。 7. 拶倒门前大案山:这句中的“拶倒”表示推翻的意思,而“门前大案山”可能是诗人借用的一座山的名字,象征着一种阻碍或者困难。 8. 搏风放出辽天鹘:这句中的“搏风”表示搏击风浪,而“辽天鹘”是一种能飞很高的鸟,这里可能用来比喻一种精神的飞跃和提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是唐朝僧人释昙密所作,其中体现了禅宗哲学和超脱现实的探索。"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表达了人的心境与佛性密切相关,但又不能完全等同的辩证观念。"半夜虚空揣出骨"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心性在深不见底的虚空中寻找真我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人并非仅仅是一颗固有的心或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佛性,而是一种有无限可能性的存在。 接下来的“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阿呵呵,咄咄咄”则是通过描绘难以名状的事物形象,暗示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真实的自我远超越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这就引导人们去探寻内心深处的真相,寻求解脱之道。 最后两句"拶倒门前大案山,搏风放出辽天鹘"则表达了一种冲破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门前大案山"代表了阻碍人们认识自我的种种偏见和杂念,而"搏风放出辽天鹘"则象征摆脱束缚后的无拘无束。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哲理思考,又富于生动的艺术表现,达到了禅诗的高度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十首 其五》是宋代禅宗僧侣释昙密创作的一首禅诗。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 在这个阶段,禅宗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昙密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创作深受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作品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哲理和修禅的体验。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昙密可能正身处一个静谧的禅院之中,面对山林景色,感悟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无常。他以此诗表达了自己对禅宗修行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