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思乡奉和

标题包含
思乡奉和
杯室开门傍石泉,平生活计枕书眠。 但知身世非人界,不信方家说洞天。 陋巷分甘颜子乐,一瓢所得许由贤。 年来把板尘埃去,笑杀商山四皓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在石头泉边有一间开门的房间,平静的生活与书本为伴。只知道自己的身世并不显赫,不相信专家学者所说的仙境。颜回乐于陋巷之中分享美食,许由则在山林间过着清贫的日子。近年来我远离尘世纷扰,笑看那些隐居避世的商山四皓仙人。
去完善
释义
1. 杯室:即“劝学”之室,指读书的地方。 2. 石泉:此处借指水流清澈的泉水。 3. 平生活计:日常生活的意思。 4. 枕书眠:在书堆中打盹或沉睡。 5. 人界:人间。 6. 方家:本指内行人,此指有道行的神仙。 7. 洞天:道教用语,指神仙住的地方。 8. 陋巷分甘:意思是贫困中分享食物也很快乐。 9. 颜子乐:孔子弟子颜回自得其乐的典故。 10. 一瓢所得: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一瓢饮",指清贫生活。 11. 许由贤:赞美隐士许由的高洁品德。 12. 把板尘埃去:放下名利之心,去除俗尘。 13. 商山四皓:秦朝末年四位隐居商山的博学鸿儒。
去完善
赏析
《思乡奉和》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抒发乡愁和对故乡眷恋的诗作。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个恬静的自然环境,通过“杯室开门傍石泉”一句传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使得诗歌氛围宁静而美好。接着,诗人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以诗书为伴,安贫乐道。在“平生活计枕书眠”中可以看出他对待生活的淡然与坦然。 诗的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的独立人格和自我认知。他以自身的经历反驳了道教所谓的“洞天福地”的观念,表明了他对于道教世界观的质疑和批判。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世俗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摒弃了超脱红尘的诱惑。 接下来,诗人用两个历史人物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一个是颜子,另一个是许由。诗人将他们的生活与自己相比,强调自己在贫困之中的快乐和知足。他在“陋巷分甘颜子乐”以及“一瓢所得许由贤”中展示了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引用了商山四皓这一典故来讽刺那些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不问世事的神仙。在“年来把板尘埃去,笑杀商山四皓仙”中,诗人表达出他对这类人的生活状态的鄙视,并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观念。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底蕴,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淡定而又执着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在纷扰世界中的坚守与清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乡奉和》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思乡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6年,正值南宋时期,距离宋朝灭亡还有几十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薛季宣因战乱离乱而远离故乡。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过许多战争的磨难,这也使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在他的心中,故乡是一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有他的亲人、朋友,有他童年的回忆。然而,现实却是他无法回到家乡,这使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在这个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国、西夏等国的威胁之下,战事频繁。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岌岌可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薛季宣作为一个爱国文人,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