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归鸿阁

标题包含
归鸿阁
初离江渚荻生芽,飞到龙荒雪满沙。 寄语不须传信远,将军忧国不忧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初离开江边时芦苇刚刚发芽,现在飞到了遥远的荒漠,那里的积雪覆盖着沙滩。请不用远程传递信息,因为将军的心在国家的忧患而不在自己的家庭。
去完善
释义
1. "江渚":江边的浅滩。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2. "龙荒":指塞北边地。龙,借指塞北;荒,边远之地。 3. "寄语":托人带话。
去完善
赏析
《归鸿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鸿雁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的首句“初离江渚荻生芽”描绘了鸿雁刚刚离开江边的芦苇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飞到龙荒雪满沙”则描述了鸿雁飞到了遥远的荒漠地带,那里漫天飞舞的雪花覆盖了大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长江沿岸的春天与北方的严冬,展现了鸿雁坚韧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 第三句“寄语不须传信远”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鸿雁将信息传递出去,即使距离遥远也不怕。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关注和担忧。最后一句“将军忧国不忧家”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诗人为国家前途而忧虑,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家庭。这一句充分展示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鸿阁》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王铚之手,创作于公元1141年前后。在这一年里,南宋和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确定了南宋对金的屈辱地位。在这背景下,王铚写出了《归鸿阁》一诗。 王铚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局,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在宋代文人心中,家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但在现实中,家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王铚在这首诗中以“归鸿阁”为题,表达了对故乡和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当时南宋的疆域大大缩小,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广大领土被金国占领。宋室南渡后,北宋时期的许多文人士大夫也随朝廷迁徙至南方,其中不少人客死异乡,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王铚的《归鸿阁》显得尤为引人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