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金鼎调元手,玉殿涣恩华。 宣威蜀道,曾见千骑拥高牙。 凭仗元枢筹略,宽我宸旒西顾,惠泽被幽遐。 为忆江城好,南浦艗仙槎。 格天心,膺帝眷,极褒嘉。 琳宫香火缘在,远近玉皇家。 霖雨久思贤佐,看即声传丹禁,唤仗听宣麻。 衮绣公归去,宰路筑堤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侠,字介之,号坦庵,南宋文人。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约106岁。 赵师侠出身书香门第,其父赵不愚为进士出身,曾任朝官。赵师侠自幼聪颖过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金鼎调元手,玉殿涣恩华。 译: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伟大的皇帝施行着无比仁厚的政策。 宣威蜀道,曾见千骑拥高牙。 译:在遥远的蜀道上,曾经见到过声势浩大的军队护卫着统帅。 凭仗元枢筹略,宽我宸旒西顾,惠泽被幽遐。 译:依靠着皇帝的英明决策,我们得以享有深厚的皇恩,受其庇护的土地也宽广无边。 为忆江城好,南浦艗仙槎。 译:回忆那美好的江畔城市,那里船只众多,热闹非凡。 格天心,膺帝眷,极褒嘉。 译:感动天地的心怀,受到皇帝的关爱,享受着最高的赞誉。 琳宫香火缘在,远近玉皇家。 译:灵光四溢的寺庙吸引着信男善女们,无论远近,他们都是皇室的忠诚信徒。 霖雨久思贤佐,看即声传丹禁,唤仗听宣麻。 译:希望长久的国泰民安需要贤良的辅佐大臣,不久后便能听到皇宫里的钟声,见证朝廷的庄严时刻。 衮绣公归去,宰路筑堤沙。 译:那些身着华丽朝服的官员在完成任务后离开朝廷,继续用他们的智慧治理国家的各个领域。
去完善
释义
1. 金鼎:古代帝王的御膳。这里比喻朝廷。 2. 调元手:调理元气的人,指宰相。 3. 玉殿:宫殿的美称。 4. 恩华:指皇帝的恩泽。 5. 宣威:宣扬威势。 6. 蜀道:四川一带的道路。 7. 高牙:大旗,借指主将或权臣。 8. 元枢:指中枢要职。 9. 宸旒:皇帝的头饰,借指皇帝。 10. 幽遐:偏远的地方。 11.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12. 艗仙槎:指游船。 13. 格天心:感动天意。 14. 膺帝眷:受到皇帝的眷顾。 15. 褒嘉:赞美嘉奖。 16. 琳宫:指美玉般的宫室,也指道教的庙宇。 17. 香火:佛教信仰的表征。 18. 玉皇家:皇家的美景。 19. 霖雨:连绵的雨,这里比喻贤才。 20. 贤佐:有贤能辅佐之人。 21. 丹禁:皇帝的居处。 22. 宣麻: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仪式。 23. 衮绣:衮衣,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24. 公归去:指卸任回家。 25. 宰路:宰相之位。 26. 筑堤沙:指治理国家大事。
去完善
赏析
《水调歌头·赵师侠》以豪放和抒情的手法描绘了威震四方的武将形象以及为国家解忧排难、劳苦功高的文臣景象。这首词刻画了一位运筹策、智勇双全的武将形象,将他们的智谋、威仪与德泽结合在一起,彰显出英雄豪杰的精神面貌。同时,又以“江城”、“南浦”这些具象化的地理景观寄寓了对故乡和国家的眷恋之情,突显家国情怀,展现了文人墨客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这首词继承了诗词传统的表达方式,借自然景色和人事典故将复杂情感与政治抱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南宋词人赵师侠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阶段。此时,北方被金国占领,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赵师侠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亲眼目睹了国家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这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使他创作了许多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词作。 在这首《水调歌头》中,赵师侠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用“江左”、“中原”等词汇,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时,他还通过对古人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忠诚、正义的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词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壮志凌云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