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周围果实皆先居士手植因长老今摘送不胜追感再成山偈
仙翁久矣骑鲸去,华表终朝化鹤来。
更待蟠桃千岁熟,慈颜应认手亲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人家已经骑着鲸鱼离开了很久,在华表上,每日都有化鹤飞来。我们等待蟠桃树上的桃子再成熟一千年,那时他的慈悲面容会亲自栽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道院:即道观,道家修炼的地方。
2. 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这里指诗人自己。
3. 手植:亲手种植。
4. 长老:对年高有道者的尊称,这里指采摘果实的僧人。
5. 追感:追怀感慨。
6. 山偈:僧人在山间写的诗歌。
7. 仙翁:此处借指已故的先人。
8. 骑鲸去:形容神仙或隐者离世。
9. 华表:墓地前的石柱。
10. 化鹤来:典出《搜神后记》,形容灵魂归来。
11.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千年一熟。
12. 慈颜:形容慈祥的面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道院周围果实皆先居士手植因长老今摘送不胜追感再成山偈》是南宋诗人虞俦所作。诗歌描绘了仙翁的离去和华表的变幻,以及期待蟠桃成熟的情景。通过仙翁和华表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诗中表达对先居士种植果实的怀念之情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盼。在诗歌的结构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寓言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道院周围果实皆先居士手植因长老今摘送不胜追感再成山偈》是南宋诗人虞俦在闲居期间所创作的。诗作于1178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五年。
这个时期,虞俦作为地方官,经历了两次谪迁,先后任福建路安抚司参议官、潼川府路转运判官等职。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切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然而,尽管生活中遭遇诸多磨难,虞俦始终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民生疾苦严重。面对这种社会现状,虞俦积极呼吁改革,并在诗歌中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道院周边亲手种植果树,以此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