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子常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赠子常二首 其一
幽兰一曲思无涯,炊熟黄粱日已斜。 闭户终年心似水,读书万卷眼生花。 汗流不舍浯溪刻,粮绝犹须北苑芽。 束帛不来人已老,只将清白付吾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首幽兰曲让人思绪万千,烹调熟米饭时太阳已经西斜。 关起门来一整年心情平静如水,读了上万本书眼睛都看花了。 辛苦地挖掘着浯溪石刻,即使粮食断绝也不能放弃北苑的茶。 期望丰厚的报酬却不来,人已经老去,只能将清白的家风留给后代。
去完善
释义
1. "幽兰":此处指中国古典乐曲《幽兰操》,表达作者对音乐的热爱与思绪的无边无际。 2. "炊熟黄粱日已斜":描绘作者生活清苦但内心安详的情景,黄粱是指小米饭,太阳已偏西表示傍晚。 3. "闭户":紧闭门户,足不出户,此句表达作者潜心向学,心境如水般平静。 4. "汗流不舍浯溪刻":此句引用唐代杜甫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挥汗成雨意不休",指作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汗水直流也不停歇。 5. "粮绝犹须北苑芽":"粮绝"指的是粮食断绝的情况,而"犹须北苑芽"则指期盼得到朝廷赏识的心情,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6. "束帛":古代赠送给有才能的人的一种礼物,"束帛不来"意味着没有受到朝廷的赏识或重用。 7. "清白":清白名声,这里代指作者的品质和节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昭玘的《赠子常二首 其一》,描绘了诗人与子常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以幽兰为喻,表达对子常思念之情。在诗人的想象中,幽兰的香气弥漫无涯,象征着他们之间无尽的思念。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诗歌的第二节中,诗人通过“闭户终年心似水”和“读书万卷眼生花”两个对仗工整的句子,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勤奋学习的品质。其中,“心似水”意味着心如止水,不受外界干扰;“眼生花”则形象地描绘出读书时眼花缭乱的状态。这两句诗互为映衬,共同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诗歌的第四节中,诗人用“束帛不来人已老”表达了对岁月蹉跎的感慨。这句诗意味着尽管期待已久的荣誉和地位并未到来,但诗人依然保持清白之身,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最后,诗人以“只将清白付吾家”作为结语,表明自己会将这份清白传承给后代,使家族永远保持高洁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子常二首 其一》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李昭玘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雅士追求个性解放,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推崇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这个时期,李昭玘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在政治上受挫的他,将精力转向了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他的诗歌多以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赠子常二首 其一》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文人墨客们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己任,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昭玘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