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举端明宠示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包含广博义味精深词高韵险宜其寡和辄次元韵
春光垂欲尽,夏景渐增添。
鬰鬰松篁茂,萧萧风雨兼。
花心随絮落,屐齿被苔粘。
巧啭莺迁木,惊飞燕入帘。
虾须穿曲沼,虎爪度前簷。
坐久香销炷,吟多笔费尖。
云容方霭霭,日色未炎炎。
舞鹤倾丹顶,游龟散绿髯。
命宾常务率,出令更须严。
诗咏当阶药,书寻傍架签。
兰芬衣可袭,露润草俱沾。
贵近辞金马,编修赐玉蟾。
高懽惟自适,独乐未尝厌。
赤白曾咨丙,丹青每诮阎。
冲和缘养浩,寂寞为安恬。
身处贫无愧,心贪道不廉。
成文推大手,济用鄙轻缣。
视履循清节,祈恩陋杂占。
闻韶欣凤舞,在藻爱鱼潜。
鲈鲙思鱼艇,貂冠望酒帘。
圣时非吏隐,贤业系民瞻。
抚事惟公论,摛辞乃自谦。
保躬诚易退,康世义难淹。
颣句慙无取,酬言幸不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快要结束了,夏天的景色逐渐增多。松树与竹子郁郁葱葱,风雨潇潇。花朵凋谢,露出花粉;脚踏青苔,屐齿留下痕迹。黄莺歌唱着,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燕子受惊,飞入帘幕。虾须样的水藻穿过曲池,老虎脚印似的脚印在屋檐下走过。久坐使得薰香燃烧殆尽,诗词吟唱过多耗损笔尖。云彩渐渐聚集,阳光还未热烈。舞鹤倾斜它的红顶,乌龟悠游在绿水之间。宴会开始时还要检查礼仪,发布命令需要严谨。诗篇歌咏阶梯旁的药草,书籍寻找书架上的标签。香气可以熏染衣物,露水让青草都湿润起来。贵客离去后留下金马之赞,编修的诗歌得到玉蟾之赏。个人喜好适合自得自在,独自享乐也不觉得厌倦。对于颜色的理解已经深入骨髓,嘲笑那些只会画门面的画家。虚静和冲淡都是修养的体现,淡泊明志而安于宁静。虽然生活贫寒但不感到羞愧,心中贪欲却从未损害道德。伟大的文学成就像巨擘,实用的技术却被看轻。走路的时候始终谨慎行事,祈求平安远离祸端。听到美好的音乐就像凤凰起舞,欣赏鱼类游泳就好像观赏藻类。对美味的鲈鱼念念不忘,也期待酒的醇香。最好的时代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为民做事。谈论世事只以公正为准则,写诗作词总带着谦虚。保持身体健康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拯救世界是个长久之计。有时候我对自己的诗歌很惭愧,好在你们并不嫌弃。
去完善
释义
1. "春光垂欲尽,夏景渐增添":这句是描写季节更替的景象,春将结束,夏初来临。"垂"表示快要接近某个时间或者状态;"欲尽"即将要结束。"增添"指逐渐增加。
2. "郁郁郁松篁茂,萧萧风雨兼":这句描述了植物和天气的变化,松树和竹子繁茂生长,同时伴随着风雨交加的天气。"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萧萧"用来形容风声、雨声等。
3. "花心随絮落,屐齿被苔粘":这句描绘了花朵凋谢和地上长满青苔的景象。"絮落"指柳絮等飘落下来;"屐齿"即木屐的鞋齿部分,这里比喻踩踏地面的痕迹。
4. "巧啭莺迁木,惊飞燕入帘":这句写的是黄莺鸣叫着飞到树上,燕子受到惊吓飞进帘子的景象。"啭"指鸟鸣;"迁木"意为迁徙到树木上。
5. "虾须穿曲沼,虎爪度前簷":这句描绘了虾在水中游动,老虎在屋檐下活动的场景。"虾须"指的是虾在水中游动的形状;"曲沼"指曲折的池塘。
6. "坐久香销炷,吟多笔费尖":这两句是说长时间坐着,炉香的烟渐渐消散了,吟咏的诗句多了,毛笔也磨损了。"香销炷"指熏香燃烧完毕;"费尖"指毛笔磨损。
7. "云容方霭霭,日色未炎炎":这两句描写了云朵和阳光的状况,云朵刚刚开始聚集,阳光还不算炽热。"霭霭"形容云雾聚集的样子;"炎炎"形容阳光炽热。
8. "舞鹤倾丹顶,游龟散绿髯":这两句描述了仙鹤翩翩起舞,乌龟在水中游弋的场景。"丹顶"指仙鹤头部的红色羽毛;"绿髯"形容龟背上的青苔。
9. "命宾常务率,出令更须严":这两句表明作为官员要时常关心属下的生活和工作,发布命令时要严谨。"命宾"是指对待宾客或者下属的方式;"常务率"指日常事务的处理。
10. "诗咏当阶药,书寻傍架签":这两句表示诗人写诗应如同治病良药,读书则需要依靠书籍的标签。"当阶药"寓意诗句具有治疗社会病症的作用;"傍架签"指借助书架上的标签寻找书籍。
11. "兰芬衣可袭,露润草俱沾":这两句写兰花香气四溢,露水滋润着花草。"兰芬"指兰花的香气;"袭"有渗透的意思。
12. "贵近辞金马,编修赐玉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尊贵地位的向往,同时表示自己愿意从事文学编修工作。"金马"代指皇宫;"玉蟾"是月亮的别称,这里指编修的作品。
13. "高懽惟自适,独乐未尝厌":这两句意味着诗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孤独的乐趣,不会因为孤独而感到厌倦。"高懽"指高兴的心情;"自适"指自己适应环境。
14. "赤白曾咨丙,丹青每诮阎":这两句说明诗人注重事实,反对虚妄。"咨丙"指询问实情;"诮阎"讽刺那些胡说八道的人。
15. "冲和缘养浩,寂寞为安恬":这两句表达诗人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认为只有在寂寞中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冲和"是道教术语,指一种超脱的状态;"养浩"指修养浩然之气。
16. "身处贫无愧,心贪道不廉":这两句意思是,虽然物质生活贫困,但诗人内心并不感到愧疚,因为他追求的是道德和真理。"心贪道不廉"指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物质的贫穷无关。
17. "成文推大手,济用鄙轻缣":这两句强调诗人认为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影响深远,但对于实际应用则认为价值有限。"大手"是赞誉他人作品的用语;"轻缣"指质地轻薄的丝织品,这里比喻实用价值不高的事物。
18. "视履循清节,祈恩陋杂占":这两句表示诗人坚守清白的原则,祈求恩典而不去相信那些迷信的占卜方式。"视履"指审视自己的行为;"清节"指清白廉洁的品质。
19. "闻韶欣凤舞,在藻爱鱼潜":这两句表现诗人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感,听到美妙的音乐就仿佛看到凤凰飞舞,在水藻间欣赏鱼儿畅游。"闻韶"指听到美妙的音乐;"凤舞"比喻美好的事物。
20. "鲈鲙思鱼艇,貂冠望酒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品尝美味的鲈鱼,戴着貂皮帽子欣赏酒店的酒帘。"鲈鲙"指鲈鱼的生鱼片;"貂冠"指貂皮帽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长诗,描绘了诗人从春天到夏天的自然景象,并表达了他的感慨与自省。诗歌以春天的消逝、夏天的来临开篇,引入了郁郁葱葱的松树、竹子和伴随着风雨的自然景色。接着诗人描述了花朵的凋谢、鸟儿的飞翔等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观察中的敏锐。而后通过描绘虾须、虎爪等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神奇和广阔。同时,诗人还表现出了对于时光流逝、身体健康以及内心世界的关注。在诗歌中,诗人还引用了一些典故,如舞鹤、游龟等,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雅品质的追求。诗人以自身经历为例,倡导清廉自律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人民生活的关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自己的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总体来说,这首诗歌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提举端明宠示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是宋代文学家文彦博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间的宋朝时期。
在诗人创作此诗时,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之后的宋王朝时期。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文化、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而文彦博则是一位颇受皇帝信任的朝廷官员。他曾任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要职,多次因为处理政务表现出色而受到皇帝的嘉奖。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个人情怀和对时事的看法。诗人以“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为题,通过描述自己在细雨中的思绪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诗人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在官场生涯中所积累的丰富阅历以及对生命哲学的独特见解。
诗人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人生际遇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展示了诗人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因此,虽然诗的韵调较为险峻,但却因为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