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承答诗披览叹服无已今复和呈资一噱而已

标题包含
承答诗披览叹服无已今复和呈资一噱而已
药录虽称性味寒,涤烦功效有多般。 从来御宿嘉名著,岂与西沙一例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份文献虽然被称为具有寒性味道的药物记录,但它具有许多消除烦恼的功效。自古以来,它就以优良的声誉而著名,因此不能将它与其他普通药物相提并论。
去完善
释义
1. 药录:古代医药书籍的名称,这里指代各种医药知识。 2. 性味寒:中药的性质和味道,这里指的是药物性质和味道的记载。 3. 涤烦:消除烦恼,这里指药力的作用。 4. 御宿:又称"御宿山",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境内。这里借指地名或草药产地。 5. 西沙:又称"西沙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这里是相对御宿来说的地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标题较长,主题为诗人对药物(药草)的赞美。首句提到药录中对药物的描述,即其"性味寒"的特点;次句则强调这种药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消烦解忧。接下来诗人以"从来御宿嘉名著"来表达对药物优良品质的肯定,认为其效果不应被忽视或轻视。最后一句“岂与西沙一例看”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此药的功效远胜其他,不应该与其他一般的药物同等看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承答诗披览叹服无已今复和呈资一噱而已》,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980-1057年)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公元1040年至1044年间,正值宋仁宗时期,文彦博任枢密副使,是朝中重要政治人物。 在这个阶段,文彦博的生活丰富多采。一方面,他致力于国家治理,屡次平定边疆叛乱;另一方面,他在文学创作上也成绩斐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此时,正是北宋中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推行“杯酒释兵权”政策,使得中央政权更加稳固,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知识分子地位提高,整个社会呈现出繁荣、开放的态势。在此背景下,文彦博深受儒家忠君报国思想的熏陶,立志为国家安定和发展贡献力量。因此,这首诗歌既有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也表现出作者对个人才能的自信与骄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