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路上舟中作

标题包含
路上舟中作
诏乘巨舰济安流,圣念偏于老者优。 堪笑霸臣何琐琐,五湖归去一扁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奉皇帝之命,乘大船去救济苦难的人民,特别关心老人的福利。可笑的是那些称霸一时的臣子们,到头来却只能乘坐一艘小船在五湖之间游荡。
去完善
释义
"诏乘巨舰济安流"的注释: 1. 诏:这里指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2. 济安流:渡过安全的河流,这里的“济”意为渡过,“安流”指的是安全、平稳的河流。 3. "圣念偏于老者优"的注释: 1. 圣念:皇帝的关怀。 2. 老者优:对老年人的优待,这里的"优"是优待的意思。 3. "堪笑霸臣何琐琐"的注释: 1. 堪笑:让人发笑的。 2. 霸臣:指古代诸侯国的霸主,这里可能暗指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 3. 琐琐:琐碎小事,形容小事情。 4. "五湖归去一扁舟"的注释: 1. 五湖:这里可能指浙江附近的湖泊群,也可能是泛指江南地区的湖泊。 2. 归去:回到家乡。 3. 扁舟:小船,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回乡时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一名年迈的老者,在皇帝的关心下乘坐大船渡过安流的场景。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已经年迈,但却仍然被皇帝关心,这让他感到欣慰。同时,他也讽刺了那些霸道的官员们,他们对于权力欲望的追求在他看来是琐碎无意义的,相比之下,他更向往的是那种在五湖之间自由自在地泛舟的生活。 首句“诏乘巨舰济安流”表达了皇帝的关爱之情,诗人受到皇帝的恩惠,得以乘坐大船顺利渡过江河。而“圣念偏于老者优”则传达了皇帝特别关心和照顾老者的美德,这让诗人感受到了温暖。 第二句“堪笑霸臣何琐琐”是对霸道官僚的嘲讽,他们认为权力地位高于一切,却忽视了生活中的真正美好。与这些人相比,诗人更向往的是“五湖归去一扁舟”的自由生活,远离世俗纷扰,过上宁静淡泊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的感激和对霸臣的讽刺,表达出诗人对权力名利的超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反映出他的政治智慧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路上舟中作》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9年(北宋神宗元丰二年),此时文彦博已退居洛阳,正值他晚年的闲适生活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彦博的政治生涯虽然已经结束,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他曾担任宰相多年,对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退居洛阳期间,他关注民生,提倡节俭,致力于诗歌创作和书法研究。 此外,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神宗皇帝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振兴国家经济,提高国防实力。然而,这些改革引发了朝野的激烈争论,导致了一些政治矛盾和冲突。文彦博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对王安石的激进改革持谨慎态度,但他仍然保持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文彦博写下了这首描绘旅途风景的诗篇。通过观察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悟。在这首诗中,文彦博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