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羊角飘尘
羊角飘尘,金乌烁石,雨凉念秋。有虚堂临水,披襟散发,纱幮雾卷,湘潭波浮。远列云峰,近参荷气,卧看文书琴枕头。蝉声寂,向庄周梦里,栩栩无谋。茶瓯。醒困堪求。粗饱饭安居可以休。算闲静胜,吾能自乐,荣华纷扰,人谩多愁。习懒非痴,觉迷是病,一力那能胜九牛。俱休问,且追寻觞咏,知友从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羊角旋舞的尘土,阳光照耀在金石上闪耀,凉爽的秋雨令人想起秋天。有一间开敞的厅堂,面对流水,敞开衣襟,散开发髻,雾气在水面上像纱帐一样卷起,湘潭的水面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峰排列成行,近处是荷花的香气,静静地躺在那里读书、看信、听音乐。寂静中只能听到蝉鸣,仿佛置身于庄周的梦境之中,自由自在。喝茶醒神。简单的饮食和安静的居住环境让我心满意足。相比热闹繁华的生活,我更喜欢安静自得。懒惰不是愚蠢,痴迷才是病态。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上强大的命运呢?不要再去询问这些了,让我们去追寻诗和美酒,与好友一起畅游。
去完善
释义
1. 羊角飘尘:"羊角"指旋风,“飘尘”形容风吹起的尘埃。
2. 金乌烁石:"金乌"指太阳,"烁石"指阳光照射在石头上闪闪发光的样子。
3. 纱幮雾卷:"纱幮"即薄纱的蚊帐,"雾卷"形容纱帐如同雾气般轻轻展开。
4. 湘潭波浮:"湘潭"指的是湘江中的一个小岛。
5. 卧看文书琴枕头:指在书房内欣赏书籍或弹奏古琴,头下垫着书当作枕头。
6. 向庄周梦里,栩栩无谋:意思是像庄子梦见蝴蝶那样,忘却世俗的烦恼。
7. 茶瓯:陶瓷制成的茶杯。
8. 习懒非痴,觉迷是病:习惯于懒惰并不是痴呆,而误解迷惑才是真正的病态。
9. 一力那能胜九牛: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抵挡众多的困难。
10. 且追寻觞咏,知友从游:和朋友一起寻找欢愉的生活,饮酒作乐。
去完善
赏析
词中“羊角飘尘,金乌烁石,雨凉念秋”三句开篇便描绘出一幅肃杀萧瑟的秋日景象,作者借以点明此时节令,同时渲染气氛,为全篇定下深沉、冷峻的基调。接下来的“虚堂临水,披襟散发,纱幮雾卷,湘潭波浮”几句,看似写景,实则表达了作者对静谧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写自己在空旷寂静的空间里悠然自得的情态,表现出超脱红尘纷扰的隐逸之情。
词的下阕,“远列云峰,近参荷气,卧看文书琴枕头。蝉声寂,向庄周梦里,栩栩无谋”。作者在高山流水、绿树红花的环境中,平静地欣赏诗书、弹琴,聆听蝉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而词尾“习懒非痴,觉迷是病,一力那能胜九牛。俱休问,且追寻觞咏,知友从游”则更进一步地表达出作者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展现了他寻求心灵慰藉的高尚情操。
总体而言,这首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情和高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沁园春·羊角飘尘》是南宋词人赵师侠所作。该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期(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民族矛盾尖锐、国家政治腐朽的特殊时期。
在南宋末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外有蒙古铁骑不断南侵,内有朝政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赵师侠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危亡和民众的苦难深感忧虑。他在《沁园春·羊角飘尘》中以羊角飘尘的景象暗喻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困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痛苦的同情。
在个人生活方面,赵师侠一生未能在官场崭露头角,但他始终坚守着文人的气节和良知。他曾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书院,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民生,努力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尽管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在那个时代,个人的力量终究难以改变社会的现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