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荷花

标题包含
荷花
写遍阶头万叶红,不成无味只书空。 绛绡剥尽红酥凸,给与烦襟作冷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古诗翻译成优雅的白话文是:在台阶上看着层层红叶,若只是写下来就失去了其韵味;就像剥去了红色丝绸的外衣,显露出的只是一颗冷静的心,当它吹拂过心头,带走了烦恼和焦躁,带来了一股清凉的风。
去完善
释义
1. "写遍阶头万叶红":这句描写了盛开的荷花的景象,"写遍"表示满铺,"阶头"指台阶上方,"万叶红"指繁多的荷叶呈现出红色。 2. "不成无味只书空":这句意思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荷花的韵味,只能用笔在纸上描述。"无味"表示无法形容的韵味,"书空"是指白纸上写的文字。 3. "绛绡剥尽红酥凸":这句描绘了荷花花瓣的形态,"绛绡"是深红色的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荷花的花瓣,"剥尽"表示花朵绽放开来,"红酥凸"是指花瓣上红色的纹理凸起的部分。 4. "给与烦襟作冷风":这句意味着观赏荷花能够让烦躁的心情变得平静下来,仿佛有冷风吹过一样。"烦襟"表示烦躁的心情,"冷风"指带来清凉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荷花》这首诗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形态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诗中,诗人以阶头的荷叶为引子,以红为基调,塑造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卷。接着,诗人将这种红与“无味”相对照,强调出美的重要性和价值。随后,诗人又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细节,如“绛绡剥尽红酥凸”,形象地展示了荷花由娇嫩到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将读者带入一个冷静沉思的氛围。最后,诗人借助于荷花的清凉之气,引导人们跳出世俗的烦恼,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荷花》是南宋诗人曹彦约所创作的一首赞美荷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曹彦约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南宋与金朝的对峙时期,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然而,曹彦约并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对荷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曹彦约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文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都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曹彦约也不例外,他在自己的家乡建造了一座园林,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其中最为他喜爱的就是荷花。因此,他在《荷花》一诗中,通过对荷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