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降黄龙舞
咸驻目于垂螺,将应声而曳茧。岂无本事,愿吐妍辞。
答眄流席上,发水调于歌唇;色授裾边,属河东之才子。未满飞鹣之愿,已成别鹄之悲。折荷柄而愁缕无穷,翦鲛绡而泪珠难贯。因成绝唱,少相清欢。
遣情随杯酒滴郎心。不忍重开翡翠衾。封却软绡看锦水,水痕不似泪痕深。歌罢舞停,相将好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在来看一下这个美丽的景色: 咸鸭的眼睛瞅着拖在地上的螺蛳, 并且会像声音一样拖着茧子. 这种美丽景象并非没有出处, 而是出于人们的赞美言辞. 回过头来看那些坐在草地上的人,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期望,他们的嘴唇发出动听的音乐,这就是他们心中的欢乐和期望。那些站在衣服旁边的人,他们来自河东区,都是一些有才华的人。
他们的愿望就像那对相互追求的飞鱼一样还未完成,就已经感受到了分别的悲伤。他们折断荷叶的柄来掩饰自己的忧虑,剪断鲛人的纱布来隐藏自己的眼泪。
用这样的方式,他们可以一起唱歌跳舞,享受片刻的快乐。他们把情感寄托在杯中的酒里,传递给心上人。他们不忍心再打开翠绿的被子,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流动的溪水,流水的水痕并不像泪水那么深沉。
当歌唱结束,舞蹈停止,他们也将踏上新的旅程。
去完善
释义
"句降黄龙舞"这首词是南宋文人洪适所作,下面是对每句的注释:
1. 咸驻目于垂螺,将应声而曳茧。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把目光集中在那个表演者身上,准备随着她的歌声翩翩起舞。其中,“垂螺”是指古代的发型,女子盘起的发髻像螺蛳一样下垂;“曳茧”是说跳舞的时候就像抽丝剥茧一样轻盈飘逸。
2. 岂无本事,愿吐妍辞。注释:这句表示表演者有很深的功底和才艺,愿意献出优美的言辞和舞蹈。
3. 答眄流席上,发水调于歌唇;注释:这两句形容表演者在宴席上低眉顺眼地歌唱,声音如水般悠扬。
4. 色授裾边,属河东之才子。注释:这是说表演者的美貌和才华吸引了在场的各位才子。河东在古代指的是山西地区,这里可以理解为泛指才子。
5. 未满飞鹣之愿,已成别鹄之悲。注释:意思是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完全实现就分道扬镳,充满了悲伤。飞鹣和别鹄都是形容爱情的词语。
6. 折荷柄而愁缕无穷,翦鲛绡而泪珠难贯。注释:这两句描绘了分离时的情景,折断荷叶和剪断绸缎都难以抒发无尽的忧愁。
7. 因成绝唱,少相清欢。注释:诗人决定写下这最后的诗篇,留给后人一丝清静和快乐。
8. 遣情随杯酒滴郎心。注释:诗人通过喝酒来排解情感,希望这种情感能够传递给那位心上人。
9. 不忍重开翡翠衾。注释:诗人不忍心再次展开那翠绿色的被子,因为这意味着离别。
10. 封却软绡看锦水,水痕不似泪痕深。注释:诗人封起柔软的丝绢来看锦江水,发现水痕远不及泪痕深刻。
去完善
赏析
《句降黄龙舞》是南宋诗人洪适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以情感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心理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思念的深深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词的上阕,“咸驻目于垂螺,将应声而曳茧”,意指众人驻足观看表演,随着歌声的节奏舞动。作者用“咸”字强调了现场的盛况,“曳茧”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随着音乐起舞的画面。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并非没有才能,只是希望表达出美好的言辞。这里作者表现出了一种谦虚的态度,同时也为下文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词的下阕,“答眄流席上,发水调于歌唇”,描述了歌女在宴席上唱歌的场景。“色授裾边,属河东之才子”,意为美丽的女子向才子献媚,暗示了宴会上才子佳人的欢乐气氛。然而这种欢乐时光并不能长久,很快就变成了“别鹄之悲”,即离别的悲伤。接下来的两句“折荷柄而愁缕无穷,翦鲛绡而泪珠难贯”,进一步表现了离别的痛苦。荷叶象征着友谊,剪断鲛绡意味着分离,这两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最后,作者写道:“因成绝唱,少相清欢。” 这句话意味着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悲伤,使得原本欢快的氛围变得沉重。
词的结尾部分,“遣情随杯酒滴郎心。不忍重开翡翠衾。封却软绡看锦水,水痕不似泪痕深。” 作者借用杯中之酒表达对离别的不舍之情,而“不忍重开翡翠衾”则表达了不忍面对离别的事实。紧接着的“封却软绡看锦水,水痕不似泪痕深”,则是以水痕与泪痕对比,强调离别的痛苦无法言喻。最后,“歌罢舞停,相将好去”,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已经结束,大家不得不分别。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降黄龙舞》是南宋著名文人洪适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159年。这首词的背景是在金国侵略北宋时期,当时南宋的建立者赵构为抵抗金军,寻求政治上的合作与支持,派遣洪适等人出使金国。在此期间,洪适在深入了解金国的社会风貌、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同时,也深感到家国之恨和民族之痛。因此,他以《句降黄龙舞》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金国统治者的嘲讽。
在创作这首词时,洪适正身处金国的宫廷之中,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他既要对金国统治者保持外交礼仪,又要兼顾南宋的利益,因此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此外,他还曾受到金国官员的刁难和排斥,使得他的处境更加艰难。
这一时期的南宋正处于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的困境中。虽然南宋王朝在赵构的领导下逐渐稳定下来,但北方的领土仍被金国侵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南宋政府不得不采取妥协求和的策略,导致许多文人士大夫对朝廷的忠诚产生质疑。在这种背景下,洪适以《句降黄龙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南宋政府软弱无能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