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开眼入定赞

标题包含
开眼入定赞
六用如如体不分,耳能观色眼能声。 而今老大宜安分,眼自观兮耳自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心月,法号宗泐(1314-1390年),字大圭,号全室,又号释心月。他是明朝初年的著名僧人、诗人和书法家,浙江台州人。 释心月自幼出家为僧,曾师从于元末明初的高僧笑隐大訢禅师,学习佛法和诗文。他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六用如如体不分:此句中的“六用”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知功能;“如如”意为永恒不变,在这里形容这些感知功能的运作规律是恒定的;“体不分”是说这六种感知功能的本质并无区别。 2. 耳能观色眼能声:此句中,“耳能观色”是指耳朵能够感受到色彩,这里的“观色”并非指观察颜色,而是感受光线。同样的,“眼能声”是指眼睛能够感受到声音,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视觉和听觉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接收外部的信息来感知世界。 3. 而今老大宜安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已不再年轻,此时的他应该安心于自己的本分,过平静的生活。 4. 眼自观兮耳自听: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让眼睛自然地看,让耳朵自然地听,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修和生活的诗。诗人借用了佛教中的“六根”概念(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来探讨人生的境界与修行。在诗中,诗人认为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世界,而不是被外物所束缚。他提倡在生活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从而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这种修行方式不仅适用于禅修者,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开眼入定赞》是唐代诗僧释心月所创作的佛教诗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和对佛家修行的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开眼入定赞》大约作于唐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且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在此时期,佛教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许多文人士大夫和民众对佛教充满敬仰之心。这样的社会环境为释心月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释心月作为一位出家人,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禅意和对生命的深度思考。他在诗歌中传达出的那种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与他自身的修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不断参禅悟道,释心月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佛学素养,而且丰富了诗歌的创作内涵。 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唐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佛教文化。在这个时期,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广泛流传并受到了高度尊崇。释心月身为禅宗僧人,他深谙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精神内核,并在诗歌中体现了禅宗的理念。总的来说,《开眼入定赞》这首诗歌的诞生离不开唐朝时期的浓厚文化氛围、释心月的人生际遇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