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扶持一疏满遗编,汉陛前头正少年。
谁道恃才轻绛灌,却将惆怅吊湘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培养众多英才,使他们在汉代朝廷上风华正茂;他们才华横溢,却对远方的湘江充满了感慨和怀念。
去完善
释义
1. 扶持一疏:这里指贾谊写的一篇劝谏汉文帝的文章《陈政事疏》。
2. 满遗编:遗编,古籍的意思,满遗编形容贾谊的《陈政事疏》在当时的广为流传。
3. 汉陛前头正少年:汉陛,汉朝的宫廷;前头,面前。这句诗描绘了年轻有为的贾谊。
4. 恃才轻绛灌:恃才,倚仗自己的才能;轻,轻视;绛灌,指汉代大臣周勃与灌婴,他们二人的地位在朝中较高,但学问较浅,因此被贾谊轻视。
5. 惆怅吊湘川:惆怅,感慨;吊,凭吊;湘川,湖南省的一条江,这里代指湖南地区。这句表示贾谊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描述了贾谊年轻得志的风采,以及其英年早逝的遗憾。“扶持一疏满遗编”表明贾谊虽然去世已久,但留下的著作依然流传后世。"汉陛前头正少年"则表达了贾谊在世时的青春年少,壮志凌云。
颔联提到尽管贾谊才华横溢,却因受小人排挤而遭到冷落,"谁道恃才轻绛灌"中的“绛灌”指的是周勃、灌婴等汉初功臣,他们嫉妒贾谊的才能,最终使贾谊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却将惆怅吊湘川"体现了世人对贾谊遭遇的不幸感到惋惜和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贾谊生前死后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位才子英年早逝的哀伤和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贾谊》吴仁璧
这首诗描绘了汉代政治家贾谊的才情和人生悲剧。创作于唐代的诗人吴仁璧通过吟咏贾谊的一生,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氛围和社会现实。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唐朝正处于贞观之治末期,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诗人吴仁璧是一位有志向、有才情的文人,他渴望能够在国家政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多次被贬谪,这使他更加关注历史上具有相似命运的贤能之士,如贾谊。
诗人以贾谊为例,既表达了对贾谊才智的赞美,又对时局进行了讽谏。在当时,唐朝皇帝李隆基沉溺于声色犬马,朝政混乱,吴仁璧希望以此诗唤起皇帝的警觉,改变国运。
去完善